当前位置: 主页 > 对外交流 >

深圳27名人大代表问政保障房

时间:2011-02-17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深特
  

  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深圳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保障房引起了诸多市人大代表的关注。就在会议开幕当天,郑学定等20多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一份询问案,就深圳保障房建设与管理等问题,申请向深圳住房和建设局等部门进行询问。1月17日,深圳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组织了一场代表询问会,内容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用地不足、对申请者弄虚作假的处罚力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据悉,这是自2004年以来,深圳时隔七年首次出现在人大会议上的代表询问。
  审核为何总是“漏洞百出”?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洪海灵回应:深圳制定了“九查九核”以及“三级审查,二次公示”的保障房申请审核程序,可谓全国最严厉的审查制度。但由于诚信体系尚未建立,处罚力度低,再严格的审查也难以杜绝弄虚作假者。深圳市住建局作为主管部门,也存在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洪海灵还通报了深圳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的相关情况。目前,终审尚有许多合格家庭的总资产并未详细审查。
  对做假者处罚是否过轻?
  在深圳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过后,有20多户申请家庭被证实隐瞒了房产、自有用地。市住建局已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处罚标准为“5000元罚款,三年内不得再申请。”市人大代表郑学定质疑:违法成本为何这么低?
  洪海灵在回应此问题时表示,目前对于弄虚作假者都是按条例,至于处罚是否过轻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加快处罚立法,完善住房保障相关政策。
  保障房用地供应不足?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黄珽在回应代表询问时,用一组数据否定了代表对深圳保障房用地供应不足的询问。黄珽表示,“十一五”期间,截至2010年底,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实际供应245公顷,完成规划目标的122.5%;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393公顷。 
  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
  深圳的每次年度投资计划中都少不了保障性住房项目。“十一五”期间,深圳计划建设14万套保障住房,可截至2010年底,深圳已建成保障房仅为2万套,加上2010年新开工的7.9万套,完成率也只有70.7%。为何深圳保障房的建设速度这么慢?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洪海灵在回应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深圳的保障房建设确实较慢,原因主要分为四点:大多新建住房均为高层住宅,建设周期大都为2-3年,客观上给保障房建设进度造成影响;保障房征地拆迁问题成为影响保障房建设的另一大突出问题;保障房由政府组织建设,审批环节较多,影响总体进度;新成立的住房和建设局对保障房工作的规模预料不足,组织架构尚不完善,人员配置不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