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园地 > 反腐追踪 >

“佬佬”书记周永亮

时间:2009-06-18 来源:民主与法制杂志 作者:廖隆章
  

  被湖南永州市老百姓称之“佬佬”的永州市委副书记周永亮于2006年8月28日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现已查实,其涉嫌受贿两百余万元、非法放高利贷350万元,还有数百万元来源不明资产有待查实。

  “佬佬”者,江湖称谓也,意指“嫖赌逍遥”无所不来、“黑白道上”无所不能、江湖地位极高的“大佬”。

  “周永亮腐败案被牵出来,是专案组的意外收获,颇具戏剧性。”永州“6·28”专案组一民警告诉本刊记者。

  2006年7月初,湖南省公安厅成立的“6·28”专案组赶赴永州,震惊全国的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石宾狂放4700万高利贷及涉黑大案爆发。但就在该专案组行动前夕,该案主要成员有三人闻风外逃。

  专案组在搜查该案主要成员之一——屈国春的家时,在他家空荡荡的保险柜里发现了一张2006年1月的银行存款单据:票面显示,户名为周永亮,数额为40万元。为了查实,专案组到银行调取了相关资料。证据证实,这笔资金在市委副书记周永亮的户头上停留一天之后,就被转移到周另外两个个人户头上!鉴于周的身份和级别,专案组立即将有关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要求另案查处周的问题。

  多年来,周永亮在官场上可谓顺风顺水——尽管其所为一直为人所话垢。

  1950年出生于永州宁远的周永亮,1970年7月参加工作,次年入党。此后,原本高中毕业的他,又弄到了一个函授本科文凭。1990年,周永亮担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1991年6月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周永亮于1996年官至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1年5月,周永亮官至永州市委副书记。主管意识形态、教科文卫、农村工作。
此前,周确实有十足的理由相信自己不会出事。

黑白联手

  不久,出逃的屈国春被缉拿归案。此时的风声,周似有察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仍不相信自己的政治生命行将结束。他相信:屈国春是不会出卖他的。于是,在各种公开场合周仍然大言不惭,“指示”不断。

  “在永州‘黑白’两道,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屈国春和周永亮的关系有多铁。”本刊记者在永州采访时,永州市公安系统一位同志讲起了一次出警经历。

  两年前一个深秋夜,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永州威尼斯大酒店聚众豪赌。”随即,警察赶到目的地,果真,屈国春等人正在牌桌上“酣斗”。

  当警方正要把人带走时,带队抓捕的负责人接到一个神秘电话,要求他们赶紧撤离,“把钱搜走就行,人就不要带走了”。但是,行动组其他同志坚持要把嫌疑人全部带走,屈国春一伙坚持不走,正在僵持中,时任市委副书记的周永亮趿拉着两只拖鞋出现在现场。“最后,当着我们的面,周很是严厉地骂了屈等人一阵,结果是我们只能无功而返。”

  这件事,在这位警察心目中几乎烙下了永久的印记。而这件事情也在屈国春的圈子里广为流传:屈老板有背景!

  也正是这位屈老板,在自己“出逃”的关键时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将周永亮“出卖”。

  有熟知周永亮和屈国春关系的人,言之凿凿告诉本刊记者:“屈国春一方面跟周永亮关系死铁,另一方面又是王石宾的得力干将。”

  然而,在大量事实面前,屈国春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仅交代了和王石宾等人放高利贷等犯罪行为,还交代了向周永亮行贿及出借350万元高利贷的事实。

  湖南省纪委于2006年8月17日上午11时40分对周永亮实施了“双规”。

  据知情人士透露,周永亮和屈国春的交往,始于2002年下半年。

  一次,屈国春因为赌博被永州市冷水滩公安分局抓获,屈家通过一位在某商业部门的朋友找到周永亮,拟请周出面说情,周当即答应并立即给时任冷水滩公安分局局长的唐立武打了电话,要其对屈从轻处理。

  果然,屈在第二天被释放。当天,屈国春便在永州威尼斯大酒店的豪华包间里,宴请了周永亮,对周表示感谢。

  这次,周永亮笑纳了屈送来的两万元“意思”。

  此后,两人的关系便一发不可收。和周永亮的交往中,屈国春发现了周的能量和他的爱好,屈更是庆幸自己“因祸得福”,从此“攀上了一棵大树”。从此,“周佬佬”成了屈国春们对周永亮的专称。

  永州市委多名知情者告诉本刊记者,周永亮在下到各县检查或到长沙等地公干时,也不忘把屈老板带上——为周永亮物色女人和安排“活动”也就成了屈老板经常的“功课”。

  对于屈的耿耿忠心,周永亮自然心中有数。

  2003年,永州市决定将市中心医院从城区搬迁,永州市委会议明确:该项工作由周永亮负责分管。得到此消息后,周永亮便与屈国春商量如何将该工程弄到屈的手上。一方面,周四处给永州市卫生局以及永州市中心医院负责人打招呼。另一方面,原来混迹于赌场的屈国春成立了一家名为“香港叶宾投资有限公司”的“外资企业”。在周永亮的操持下,该公司顺利地承接到该中心医院总造价近两个亿的土建工程。

  而在此过程中,屈国春给周“孝敬”了近20万元人民币和2000美元,以及价值两万多元的帝舵金表、都彭金笔。

  后来,屈国春“经营”赌场以及医院工程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这时,他便找到周永亮借钱。凭着屈平常对自己的那份“忠诚”,周对屈的信任已是非同一般。周永亮便将自己平常受贿来的350万元现金借给了屈国春“理财”,并约定2分5厘的月息。到案发时候,屈国春已经按照2分8厘的月息向周永亮支付了部分本息。

  颇值一提的还有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冷水滩区公安局长、“6·28”专案组副组长唐立武的“落马”。

  其时,周永亮已不断得到专案组内部的信息。就在专案组正紧锣密鼓地加快侦破进度时,种种办案机密被泄露。事后证明,这些“好事”就是被周视为有发展前途的唐立武所为。专案组发现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后,立即对嫌疑最大的唐立武进行锁定。

  当专案组成员调出唐立武和周永亮在“6·28”案发后的数百条手机短信时,着实令人瞠目。而唐立武对周邀功讨好的言语之露骨,“令人肉麻”——专案组的进展及关键事实,周永亮通过唐立武尽在掌握。唐立武还在信息中吹嘘可以帮周摆平此事,并希望周以后能在其提拔的事上多为其说说话。

  谁料,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屈国春已经“筐瓢(湖南方言,败露、失算的意思)”。

  专案组在周永亮的手机里查获了唐立武给周永亮通风报信的短信息后,作为专案组副组长的唐立武立即被专案组控制。据知情人透露,唐立武被双规后,承认其有受贿行为,随即唐被长沙市雨花区检察院批准逮捕。现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财色兼贪

  在永州坊间,周永亮不仅仅有“周佬佬”之谓,还有“彩色(财色,永州方言读音财色为彩色)书记”之号。

  收受永州奔腾印刷公司王某的贿赂,也体现了周永亮“靠山吃山”的本领。

  永州奔腾印刷公司的董事长王某,一心想能够承揽到永州市中小学课外辅导教材的业务,可一直未能如愿。

  直到2003年上半年,王某通过关系认识了周永亮。几个回合交往,周永亮也发现王老板“是个比较懂味的人”,对于王老板“请他出面关照一下教育系统的印刷业务”时,周在和老婆朱兰英商量之后,欣然应允。并决定由王具体和朱兰英操作。由周出面跟全市各县区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打招呼,王按照15%的比例给朱兰英回扣。于是,2004年以及2005年,永州市相当一部分课外辅导教材由奔腾公司负责印刷。连续两年,朱兰英也共从王手上顺利拿到了40余万元回扣——或者说,永州市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每年都被周永亮夫妇搜刮过。而该市,仍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孩子根本就连学都上不了。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周永亮所认定的一条“真理”。作为主管文教卫生等工作的市委领导,周利用手中的权力,除了敛财,就是贪色。

  据最近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审查周永亮问题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周永亮的落马,除了“屈国春”们的“功劳”外,几位女性在周的政治生命中也充当了“发酵品”和“催化剂”。

  周永亮在江华县委任书记的时候,其在当地的风流韵事就在坊间流传甚广。

  某银行一位女子颇有几分姿色,在时任县委书记周永亮的猛烈攻势下,未过多久,有家有室的周永亮便将该女子俘虏——这女子也就做了周书记事实上的“二太太”。在江华不大的小县城里,这几乎是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坊间多有非议,但是,江华这地方相对偏僻,山高皇帝远,对于县委“一把手”的如此作派,当地官员几乎熟视无睹——顶多将此当作茶余饭后的话柄罢了。

  自然,这地下情人也不是白当的。1995年前后,该女子的亲妹妹刚从江华一中毕业,便凭借姐姐与周书记的特殊关系直接进了江华县公安局——成了该局一名警察。

  而有一位老人却对周书记的“过分”不止一次当面指责。

  这位老人就是该单位女子宿舍的门卫,院子里都是住着一个银行的同事。每次,周书记到女人家来的时候基本上都趁夜深人静之际,院门早已上锁,来的次数多了,老人也不胜其烦。起先还不知道周永亮的身份,后来从人口里得知这个堂堂的县委书记竟然如此张狂时,老人便借故“刁难”。要么就让周书记敲上半个小时的门,要么就不让他的车子往院子里停。终于有一天,周书记一句“这个老太婆不懂味”的话传到老人耳朵里,老人硬是在第二天周书记欲开车离开院子时,迟迟不开门。当着全院家属的面指责周:“你这个书记作风有问题,是个流氓。”

  门卫老太骂了书记,按理是个大事。就在该银行的领导动议要把老太弄走之际,周永亮“荣升”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未过多久,周的这位红颜知己也被调往永州市该银行的上级支行。老太在该传达室的岗位暂时保留。

  据知情人士透露,周永亮“猎艳”还有一“高招”,就是利用自己主管文教卫生系统的“便利”,经常到电视台、学校或医院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电视台里的美女、学校的漂亮老师或者医院可人的护士,周永亮就会从“暗示”到“明示”,知会相关领导,下面很多下属单位的负责人也摸准了周永亮这一套,便会在周书记来检查时,召集美女陪酒、陪唱。其中,有多名女子就是在周的威逼利诱之下被周玩弄,当然其中也不乏投怀送抱者。

  经专案组查实,湖南某经济电视台的一名女记者李某,就是在永州工作时,和周永亮接触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周永亮的地下情人的。事实证明,李某就是看中了周手中的权力后投怀送抱的一个典型——而且,李某还不止一次为周永亮受贿牵线搭桥。

  据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的同志介绍,2006年4月,长沙某医疗器械公司参加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的招标,该公司经理找到了李某,要她出面请周书记帮忙。见是李某的面子,三人经过一番“合计”之后,达成了“事成之后一定感谢的共识”。于是,周永亮直接给该医院领导打电话吩咐。自然,该医疗器械公司顺利中标。

  “招呼”不是白打的,该医疗器械公司经理,随即兑现承诺:拿出10万元感谢费,其中5万元直接给了李某,另外5万元给了周永亮。

  “他迟早要出事的,周永亮贪财好色的问题,市委班子里其他领导也曾发现了一些端倪。”永州市一位领导在一次闲谈中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市委班子其他领导就多次对他提出批评和警告,可是他就不当作一回事,今天的结局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幽默”政绩

  “表面看来,狂犬病与受贿罪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想想两者之间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995年,湖南日报的一篇《狂犬病与受贿罪》的反腐败言论文章,给人印象颇深。文中分析了两者均系“外因所致”,只不过,狂犬病患者大都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被携带病毒的恶狗咬伤。而犯受贿罪的人也是一开始在毫无戒备下,被包藏祸心之人以利益诱惑逐步登上贼船。文章还分析了两病病症,开出了根治受贿罪必须“在内因上努力,保持肌体健全”等药方。该文最后发出呼吁:“但愿犯有上述症状之人好自为之,仔细掂量,并立即就医(到检察机关投案),不要因为延误时机,而招致病情(犯罪行为)恶化。”

  该文就是周永亮任江华县委书记时所作,这也是他在江华县委时每次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所要标榜的“著名”“狂犬病理论”,一度被誉为周永亮留给江华的“政治理念”。

 关于周永亮主政江华瑶族自治县时期的政绩,当地官员讲得最多的就是,江华“脱贫”的笑话。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偏僻的湘、粤、桂金三角的潇水源头,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自治县。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解放50余年来,这里的人均GDP仍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85年这里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50元。

  1986年,江华首次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江华的经济也在国家的扶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990年,周永亮担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1991年6月再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尽管该县仍然有数十个乡寨不通电、不通路,甚至连基本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但在当届县委和政府的“努力”下,周永亮便一个人在大会小会上吹嘘:“江华的人均收入每年都是以500元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从1992年开始到1994年,江华的经济发展可谓飞速,从1986年的150元人均收入,已经上升到两千余元!1994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被摘掉。这就意味着,国家每年划拨的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与江华这个偏僻的瑶乡无缘。这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区区数千万的民族自治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正是凭着这些“能力”和“政绩”,周永亮于1996年官至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永亮的后来者则从1996年开始,花了整整8年时间,才使江华于2004年重新被戴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对于一个边远山区的极度贫困地区,国家的政策倾斜和扶贫开发资金意味着什么,这连中学生都懂,可是周永亮却不懂!”江华县委办一位同志在与记者交谈时,显得有些激动,“你说,这是不是笑话,20世纪脱贫,21世纪返贫!”

  据常接近周永亮的知情人介绍,一提到关于“政绩”和“能力”的话题,周永亮总是念念不忘他在江华主持的“县庆”——江华瑶族自治县40周年县庆时周永亮正在县委书记任上。那是在1995年。直到今天,江华县城仍有很多颇具纪念意义的场景和建筑,亦是周引以自慰的“政绩”——更是江华人在茶余饭后争相向客人介绍的笑料。

  为了迎接40周年县庆,江华县林业局斥资建造了一栋颇为豪华的宾馆,以接待贵宾。周永亮将该宾馆取名“爱塞丽亚”的时候,也把自己“多情”“重情”的一面暴露无遗。

  江华县多名知情人告诉本刊记者,这实际上是“号召江华人民纪念他的一位老情人——那女人的名字里面有这中间的两个字”。

  早年,周永亮刚到江华工作时因为长住在政府宾馆,该宾馆的一位女孩颇有几分姿色,普通话相对标准。虽然俩人年龄相差超过20岁,但并没有影响两个人的“交易”。经过几个回合的眉来眼去后,两人做起了野夫妻——尽管后来,俩人在当地的关系已是满城风雨,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周永亮“妥善”安排这位女孩到该县某新闻单位工作的决心。而周永亮在向当时的政府官员解释此事时称:“爱塞丽亚”是“玫瑰花的意思”——纯属忽悠!

  爱忽悠别人的“佬佬”书记,最终还是把自己“忽悠”进了铁窗之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