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园地 > 反腐追踪 >

“枕边风”吹落丈夫乌纱帽

时间:2009-08-03 来源:民主与法制杂志 作者:徐 棠
  

  2007年3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江西南昌东郊路的一栋宿舍楼前,戛然停下一辆警车。几名民警一下车就直扑三楼的闻必成家。一小时前,闻必成已被反贪局控制。开门的是闻妻方琳,正等丈夫回家吃饭的她一见这阵势,知道丈夫出事了,悔恨的泪水洒满面颊……

“红眼病”让方琳变成一个贪心的女人

  方琳和闻必成是大学同学,他们同龄,今年才四十出头。夫妻俩曾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方琳在一家效益很好的赣江钢材销售公司任办公室副主任,闻必成不久前经公开选拔坐上了南昌市东郊外环供电局副局长的宝座。

  如果就这样踏踏实实干下去,他们夫妻的前程将不可估量。然而世事难料,又过了三年,他们竟然蜕变了。蜕变的原因,与方琳的“红眼病”息息相关。

  方琳所在的赣江钢材销售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国营企业,员工不足50人,专营小轿车底盘使用的钢板。与它同等规模的销售公司在全国还有十几家,它们都由设在上海的总公司领导。

  正因为属于垂直领导,总公司对它鞭长莫及,故而经理骆拥军就有了绝对权力。他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信任和提拔方琳,与方琳的一次“偶遇”有关。

  一天下午,方琳下班回家忘了带钥匙,慌忙赶回办公室去取。推开虚掩的门,发现骆经理和自己的手下贞丽拥在一起亲吻。她尴尬地退了出去,已发现了她的骆经理说:方琳,你有事吗?方琳说:实在对不起,我忘了拿钥匙。为了证实此话不假,她从自己办公桌里取出一串钥匙。骆拥军又问:“晚上有没有活动安排?方琳摇头。骆说,那好,晚上我请你们两位小姐吃饭,我们在一起好好聊聊,行吗?”方琳岂敢拒绝。

  骆拥军开着他的“公爵王”,来到赣江桥头的一家小酒吧。点了几个特色菜,他们就推杯换盏起来。喝到半酣,方琳感觉有了醉意。这时骆拥军说:“方琳,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肖的事,只有你知道……”方琳说:“骆经理,你放心,我不是那种长舌妇!”“好!”骆拥军举杯赞赏。从此,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不几天,方琳升任办公室主任。

  感激之余,方琳也观察到了经理与贞丽之间更深层的秘密。原来,贞丽进公司不到两个月,就做了经理的情人。为了取悦她,骆经理从公司账上“借”出两万元给贞丽下岗的父母做生意;为了营造安乐窝,他以公司的名义在附近开发区购置了一套两室两厅的住房,供贞丽居住。这三十多万元的开支,都是由方琳签字经手的。贞丽是个爱虚荣的女孩,手机、首饰、时装不断更换,买单的自然是骆拥军。骆每月工资也才两千多元,不可能负担得起,他只好示意方琳以业务往来的名义签字报销。此外,骆拥军朋友很多,出手慷慨,往往吃了喝了,还要以当地最好的烟酒或景德镇瓷器相送。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很多时候方琳并没有参与迎来送往,可大笔的开支还是由她签上了经手人。有一次,方琳签了一张2500元的花瓶账单,骆说是送给一位业务伙伴了的。不久,方琳在贞丽住处看到一只高档花瓶,贞丽无意中透露是她和骆拥军一同选购的,花了2500元。至此,方琳才明白她“经手”的大部分开销,恐怕都被骆经理巧妙地变成了私有财产。

  方琳的心态渐渐在变,她嫉妒贞丽过得悠闲富足,羡慕骆拥军手中的权力能转化为商品。她想:要是哪一天自己也能坐上骆拥军这把交椅,自己一穷二白的家庭就将迅速改变!
为私欲向丈夫频吹“枕边风”

  方琳知道是“红眼病”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但深陷其中,已不能自拔。事实上,她家并非“一穷二白”。近年来,他们的工资已接近中等阶层的收入,家里也曾有过十多万元的积蓄。只是为了住上更舒适的房子,他们卖掉了旧房,以按揭形式购置了一套新房。面对每月两千多元的贷款,要应付女儿上学、家庭正常开销,还需资助闻必成读大学的弟弟,稍不注意夫妻俩就会捉襟见肘。

  肖贞丽是个有心计的女孩,她明白自己今日的享受,与方琳在公众场合的掩护和帮助有关,所以她同方琳甚是亲热,姐妹相称。她们经常相约逛街,每每采购了可心的时装和化妆品,贞丽就要方琳签单报销,自然,方琳也能从中得到一份。

  这些“小打小闹”只能暂时缓解方琳的贪欲。她家还欠着十几万元银行贷款,她想,要是能将那个“欠”字甩了才过瘾啊!

  也许天遂人愿吧,“机会”竟然从他们家旭日一般升起来了——那是她的丈夫闻必成!

  打从跳槽来到供电局,闻必成就决定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在全国上下招商谋发展的形势下,供电部门的位置显得十分突出。闻必成学的是工商管理,但选修过电子电器专业,与工作对口,一进入工作岗位就如鱼得水。待人谦逊,手脚勤快,肯钻好学,是闻必成在领导眼中的印象。闻必成很快当了副科长、科长。2002年秋,上级要求公开选拔两位德才兼备的年轻人。闻必成参加了几轮笔试和口试,在13名竞争对手中,以全优的成绩名列榜首。他成了这个三百多号人单位的副局长,级别是副处级。

  丈夫升官对方琳来说当然是喜事,然而他除了享受着上下班有小车接送的待遇外,经济上给家里似乎没有做出“贡献”。方琳为此多次暗示丈夫趁机捞点实惠,闻必成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名言,给她上政治课。气得方琳经常在晚上用冰冷的脊背对着他。

  2003年夏,局长遭遇车祸身亡,闻必成主持全面工作。因其工作能力强,上下关系协调得好,一年之后的

  2004年夏天,闻必成被破格提拔为局长。方琳再也忍耐不住了!原先丈夫胆小怕事,因为他上面还有局长。现在自己当了局长,在局里应该一手遮天了,他的下属们除了整天亮着笑脸阿谀逢迎,谁敢对他说个不字!现在不弄点钱,更待何时?

  最初闻必成的思想怎么也开不了“窍”,方琳也不急,每晚都在枕边向他灌输官场厚黑学,后来干脆搬出了他们公司的例子。她说:我们经理通过我的手,侵吞了那么多国有财产,有谁追究过他?他在员工面前威信不减,在总公司领导眼中仍是颇具开拓精神的干将,人家本事比你大多了!

  这一“激”还真管用,闻必成竟打听起骆拥军捞钱的技法来。方琳把这些年骆经理的做法一一说了,最后要丈夫也选个信得过的人做办公室主任,通过他把公家的财物私有化,保证万无一失。闻必成问:我们家又不缺钱,干嘛要在这上面劳神呀?方琳说:还不缺钱?我们买房的贷款还有十几万要还,我现在买点时装用点化妆品都是人家施舍的,愁死人了!

  见闻必成已陷入深思,方琳知道自己的“枕头风”奏效了。她说,其实我并非是个贪得无厌之人,只要把这点欠款解决了,你再去做你的清官也不迟呀。闻必成想到妻子的手头确是不宽裕,想到自己要解决这十几万块钱也并非难事,便轻轻地点了头。方琳兴奋地给了他一个深吻,说:老公,这才叫“与时俱进”,孺子可教也!
丈夫的前程毁了妻子的心也碎了

  在闻必成执掌的供电局,每年都要购进上千万元的物资和设备,这些账目他都要签字过目的。一些供电器材生产厂家为了推荐其产品,不断向采购员和领导“进贡”回扣。局里规定,凡是厂家提供的回扣,都应充公,这些年都是这样做的,这笔钱局里作为一项收入,用于奖励先进、扶贫济困或其他公共事业。

  这一天,高中同学杨晖找到闻必成,说自己在推销电缆线,以前不认识局长成不了交,现在你当了老大,我“有戏”了!他要闻必成给他销50吨铜芯线,许诺除了给局里正常回扣外,另给闻局长15万元“好处费”。

  闻必成暗自欣喜,因为局里确需购买几十吨这样的线用于郊区的农网改造。但他不动声色地说:我不要什么“好处费”,你只要把回扣交到局里就行了,不过,质量你一定要保证!杨晖说:老同学你放心,质量绝对是一流的!

  验货、付款、交回扣……一桩近百万的交易就这样做成了。当晚,杨晖来到闻必成家,恭恭敬敬奉上15万元现金。闻必成佯装推辞,杨说:“闻局长,你是看不起我这个下层的老同学对吗?我说出口的话岂有咽回去之理?”“可我……”杨晖打断他的话,说:“你别书呆子气了,这是你该得的!”杨晖说完就走了。闻必成看着一堆百元大钞不知所措,方琳急不可待地从里间走出来,说:“老公,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感到你比我们经理高明多了,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了这笔巨款,方琳兴奋了好多天。她一次性偿还了十几万元银行贷款,剩下的一万多又购置了电脑和空调。她想她这辈子再也不必为花点小钱而缩手缩脚了。

  岂料一个多月后,祸从天降!

  那是2007年春节期间,城郊的几栋农舍相继着火,消防部门勘查现场后确认是电线起火,起火原因是负荷过重。村民不信,咬定这是人为纵火,因为他们刚刚花钱由供电局换了崭新的铜芯线,怎么可能负荷不起呢?消防警察把新线剥开,大吃一惊!原来外壳上标明直径3.6毫米的线,实际仅有1.1毫米。也就是说,村民照明用电可以将就,一旦使用空调、取暖器等高功率电器,就会发热,直至燃烧。

  上级有关部门立即责成供电局查清这批劣质线的来历。闻必成赶紧找杨晖询问,可怎么也联系不上,原来获知出事的消息后他已经外逃了。警方通过半个月的侦查,终于在珠海市将他抓捕归案。

  审讯中,杨晖对他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供认不讳。警方问他是怎么通过验货关的?杨晖说,我花了近万元请两位验货员吃饭、洗桑拿,他们只抽检了一车合格产品,另有九车劣质产品未检。又问:你为何要做这种损人害己的事?杨晖振振有词:不这样做我这笔生意会亏得一塌糊涂!警方细究其因,杨晖只好供出他向闻局长行贿15万元的事实。他似乎很委屈:做这笔生意我挣的还不到5万元呢!

  闻必成知道自己的问题暴露了,惊恐中的他就在向亲戚借款的时刻,反贪局把他“请”上了警车。随后对他家进行了搜查。翌日,组织上宣布了对闻必成停职审查的决定。一向认为闻必成清廉有为的员工们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那个亲切睿智的闻局长,一夜之间变成了大硕鼠!

  自然,方琳也为自己亲手毁了丈夫的前程而悔恨交加。

  望着镜中疲惫不堪的自己,想着已被关进看守所的丈夫,那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句又在方琳的耳边回响……

(本文人名系化名)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