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园地 > 反腐追踪 >

重庆公务人员去年主动上交6586万元红包

时间:2011-02-17 来源:重庆晨报
  

       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建设程序不到位、资金拨付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细化措施,抓紧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对“五个重庆”建设、“民生十条”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抽查项目282个,提出建议289条,推动了“五个重庆”建设和民生工作的落实。加强对援建崇州资金物资的监督检查,按期完成111个援建项目,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高度肯定。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安全生产、三峡移民后续工作、抗灾救灾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全市公务人员主动上交“红包”6585.9万元

  集中开展“三项治理”,全市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人员收送“红包”、领导干部超标准使用公务车、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三个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三项治理”。全市公务人员主动上交“红包”6585.9万元,清理超标车6327辆,纠正229名领导干部涉嫌违规经商办企业的行为。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收送“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违规经商办企业的纪律规定》等制度。“三项治理”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肯定,《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专题报道。

  10万名党员干部收看《2009重庆反腐备忘录》警示片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充分利用“红岩精神”等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集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月”活动,学习宣传《廉政准则》和《行政监察法》,近24万名党员干部参加《廉政准则》和党纪条规知识网上答题活动,组织近10万名党员干部收看《2009重庆反腐备忘录》警示教育片。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六进”活动,将廉政元素融入“唱读讲传”活动中。按照“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建成“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和20多个兄弟省区市党员干部前往参观,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83名。

  全市查处“小金库”683个,涉及金额1.59亿元

  认真开展专项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检查项目1053个,发现问题2131个,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2063条。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纠正和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及案件293件,涉及金额1.99亿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人。加强企业减负工作的监管,取消、降低涉企经营性服务收费、社会团体收费44项,涉及收费金额7086万元。切实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在26个区县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试点,为群众降低药品费用支出1.45亿元。继续办好“阳光重庆”节目,为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4360件,解决率达95%,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全市3526个基层站所进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全市共查处“小金库”683个,涉及金额1.59亿元。认真开展厉行节约工作,全市调整或取消出访团组133个,全市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经费支出与2009年同比降低10.08%,公务接待费同比降低8.96%,公务用电、用油、用水等一般性支出同比降低6.9%。

  对386个单位和部门的48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加强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行政审批权,全面开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已将20个市级部门共205个行政审批项目纳入市电子监察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出台《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和《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实施意见》,已对466部法律、法规、规章中所涉及的2689项行政处罚弹性条款进行了细化、硬化。规范公共资源配置权,把分散在建设、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招投标统一起来,实行集中交易、阳光运作;加快区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已建成26个。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对386个单位和部门的48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18个区县、4个市级部门、4家国有企业和1所高校进行了巡视或回访。

  全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率达到100%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进一步深化。出台《重庆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督、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全市25个区县(自治县)已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市级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执法权改革、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制度改革和法院司法拍卖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产权交易制度,全市国有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率达85.4%,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率达到100%。依托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实现了全市国有产权交易在政策、种类、地域、监督上的“全覆盖”,完成交易2627宗,同比增长23.36%,成交金额227.47亿元,同比增长77.31%。

  查处了廖觉超、李晓枫、沈长富、时玉发、李华润等腐败分子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7351件次;立案1927件,同比上升16.5%,其中,厅局级12件、县处级313件;处分2626人,其中,厅局级22人、县处级429人。严肃查办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案件、商业贿赂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重点查处了市外事办原副主任廖觉超、重庆广电集团原总裁李晓枫、重庆移动公司原党委书记沈长富、巴南区政协原副主席时玉发、垫江县原副县长李华润等一批腐败分子。通过查办案件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建立实施查办案件与调查研究、建章立制、教育监督及时跟进的“一查三跟进”机制,办案的治本效果进一步显现。建立健全澄清机制,为1079名党员干部澄清了反映不实的问题。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活动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若干意见》。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扎实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开展“五严守、五禁止”专项教育活动,广泛学习宣传杨龙全同志先进事迹。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大培训,组织各类教育培训24期1131人次。组织开展“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纪检监察系统分论坛”,为青年干部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组织开展纪检监察系统第二届“卫士杯”运动会。据重庆日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市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