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反腐满意度综合指数提升至82.99
时间:2013-03-22 来源:四川日报

    从2011年底开始,我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2012年度测评结果较去年上半年——
  □本报记者 陈松
    近日,2012年度《四川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综合测评报告》(以下简称“测评报告”)出炉。本次调查的评价对象为全省 21个市(州)和181个县(市、区)党委、政府。该报告显示,群众对2012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数为82.99,较去年上半年提高0.24,较2011年提高1.28,呈持续上升趋势。“长期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只有定性考核,没有定量评价,不利于充分发挥责任制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推动作用。”省纪委相关人士表示,该调查结果既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同时又反映出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实际成效的期盼。
  参与度高 近四成受访者反映问题
    此次测评是借鉴经济指标的考核方法,省纪委在近年来责任制考核引入群众评价机制、强化群众监督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比对,设计出了一套科学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总分100分。
    4个一级指标包括:党委政府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视度(30分),腐败现象遏制度(20分),领导干部廉洁度(25分),反腐倡廉信心度(25分)。一级指标下又设党委政府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预防腐败举措、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选任干部风气等15项二级指标内容,每项5分或10分。
    此次调查采用CATI系统(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进行,在全省21个市(州)所辖的181个县(市、区)范围内对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城乡居民随机抽样进行访问。调查共拨出25.3万个电话,完成有效样本36200个,访问成功率为14.3%,高于一般民意调查成功率。群众参与调查的积极性高。有39.3%的受访者反映了当地党风廉政方面和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重视反腐 廉洁度指数提升最多
    调查结果显示,按照满分100分计算,全省201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群众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数为82.99。四个一级指标中,重视度指数最高,为84.47;其次是信心度指数,为83.76;第三是廉洁度指数,为81.80;遏制度指数为81.29。
    与去年上半年相比,重视度指数超过信心度指数,排到第一位,说明群众认为党委政府抓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提高最多的是廉洁度指数,提高了1.30;其次是遏制度指数,提高了0.90。
    与去年上半年相比,上升最多的二级指标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升了2.67。此外,预防腐败举措、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成效两项指数也上升较多,分别上升2.63、2.08。
    测评报告显示,各市(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在 75.63至88.78之间,排名前三位的是广元市、绵阳市和泸州市。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广元市加强“廉洁城市”工程建设,绵阳市强化科技反腐力度,泸州市建立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基本框架,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各县(市、区)指数在64.87至94.32之间,排名前三位的是旺苍县、红原县、乡城县。
  惩治坚决 八成以上群众对反腐有信心
    该次调查内容还涉及群众对当前腐败问题的看法和对反腐倡廉的信心等。
    测评结果表明,85.8%的受访者对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有信心,信心度评价城乡差异不大。调查报告认为,“信心来自群众对中国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强化反腐倡廉建设力度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又反映出社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实效的一种期盼。”
    省纪委相关人士表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党政机关办事“吃拿卡要”现象明显减少,与我省近年来持续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不无关系。“调查说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最易招致社会的反感,也严重侵蚀我们政权的基础。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顺应民意。”
    受访者认为,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最迫切的举措是,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和预防措施、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等。
  人人参与 互联网成反腐新渠道
    调查显示,当前受访者了解腐败问题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互联网、亲身经历和电视广播,而选择“互联网”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占26.1%。“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如何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引导社会有序参与‘网络反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新课题。”相关人士表示。“假如你了解掌握一些腐败问题线索,你会采取什么态度?”受访者主要选择“看情况再定”和“积极举报”,此两项分别占34.8%和33.4%。而选择“怕打击报复不敢举报”的占16.0%,选择“有好处才举报”的比例最低,占0.6%。
    在举报途径中,受访者主要为拨打专门举报电话、在互联网上发布和写信给有关部门。其中“在互联网上发布”占16.9%,而选择“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的最少,占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