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笔谈
核心提示
当前,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两个加快”为行政效能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时代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依法行政更为“两个加快”确立了一条普适的道路。抓好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正是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两个加快”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根据这一要求,行政效能建设已在我省各级行政机关普遍开展起来。提高行政效能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核。因此,厘清依法行政与加强行政效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依法行政和提高行政效能十分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优化行政管理方式,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行政管理效益的最优化。提高行政效能,是体现行政管理理念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和结果,是在法治框架下的职能重塑、机构重置和流程再造,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依法行政制度基础的重要任务。
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能总体要求是一致的。两者都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所决定。其目的,都是为了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和人民满意政府;其目标,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任务,都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整合行政管理资源,规范行政行为,推行政务公开,改善政务环境等相关。
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基础和前提。行政工作千头万绪,但都必须在依法的基础上展开,都必须以合法为前提。依法行政是对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考量效能的前提。依法行政为提高行政效能指引着方向,为实现行政效能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依法行政为提高行政效能提供认同的基础,规定了提高行政效能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为追究行政过错提供法律责任的尺度,使行政效能的提高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因此,离开了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就失去了意义,不仅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影响,而且还要承担违法行政带来的法律责任。
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能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依法行政中的许多要求和环节,本身就包涵了提高行政效能的内容;行政效能建设的许多新要求和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依法行政的内容,应当及时将其上升为法律法规规章,使其法律化、定型化和规范化。立法时必须充分考虑保障和提高行政效能的制度安排,把科学提高行政效能作为立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研究。尤其要将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简化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审批等增强行政效能的成功做法,在法律法规规章中予以确认。
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行政效能的辩证关系,必须高度重视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效能问题,防止把依法行政与行政效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认识到,效能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衡量效能建设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等指标,也是依法行政应当追求的目标。行政效能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具有相对活跃、积极能动的特点;而依法行政则是将那些经过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通过刚性化、可预期化和普遍化的制度建设,保证其有效实施,使“软成果”变成硬指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也应当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规规章时,必须充分考虑提高行政效能的需要,吸纳行政效能建设的成果,充实制度内容,防止其对行政效能的提高产生阻碍作用。
(作者系省政府法制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