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把握区情 致力发展 科学定位人大工作

时间:2008-09-09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人大工作特点,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重庆建设和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准确把握区情,科学定位人大工作,致力于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全新的观念认识区情 地处三峡库区的万州人大,在工作上既有与全国各地人大的共同特点,又有其突出的特点和特殊性,历届人大常委会为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而揪心而付出。党和国家在库区的工作10多年来都是以移民工作“为先为重”,人大工作也毫不例外,始终坚持以移民工作为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移民工作法律法规,为三峡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坚定不移地支持政府开展移民工作的各项举措,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坚定不移地维护广大移民的合法权益,督促各项移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如今,移民工作基本接近“尾声”,“四期移民”已通过国家“阶段性验收”,万州区人大机关及全区的广大干部职工本该“休养生息”松口气了,然而,心情更加沉重,精神更加饱满,以2008年6月30日重庆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吴政隆在给全区干部上党课时提出建设“500亿万州”为转折,区人大机关和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迅速掀起了建设“500亿万州”的大讨论。“500亿万州”的提出,全区人民为之振奋,全区上下为之沸腾。这是全区人民多年来为三峡移民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而疲惫不堪的精神释放,也是库区人民为三峡工程建设“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和牺牲付出后期望迅速“恢复元气”重建美好家园的渴求。人民的愿望和心声就是压倒一切的区情。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感情上贴近百姓的区人大机关对此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论证了建设“500亿万州”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以一种全新的观念认真分析和认识把握当前的区情。在中共万州区委作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建设“500亿万州”的决定》后,迅速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工作部署,重点解决区人大常委会和机关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是从万州当前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解放思想,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实现万州“撑竿一跳”,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深刻认识区委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和人大在大开放大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人大工作重点,找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敢于加快,勇于率先,为实现“500亿万州”和“135”目标任务履行好人大机关应尽的职责;三是通过深刻查找人大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统一人大干部在大开放促大发展中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的思想认识,把人大系统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500亿万州”工作目标上来,努力实现人大工作与党委、政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和谐奋进工作局面。

  以全新的思路把握重点 建成“500亿万州”,实现“135”目标,事关全局,是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中央关于重庆建设和发展的“314”总体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需要,对全国大局的贡献。万州近30万移民,占整个库区移民的五分之一,占重庆的四分之一。广大移民为了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发展的需要,农村移民由富庶的江边“后靠”到瘠薄的“高坡”,离开了肥沃的土地和便捷的“黄金水道”等相对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城市移民由商气旺人气旺的繁华市区,搬到了相对“冷落”的新区,虽然房子新了,但生意冷落,生活水平下降。在移民任务“为先为重”前提下,各项工作让位于移民,想发展,难发展,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只能“顾此失彼”,正因为有了这种“三峡移民精神”的奉献,才得以顺利完成移民搬迁任务,打了一场“搬得出”的漂亮仗。如今,在四期移民通过阶段性验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应该“发展压倒一切”,实现移民工作的重点转移,“安得稳、能致富”理所当然地应该摆在库区各项工作的首要日程。人大机关坚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真抓实干,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和“率先”发展上来,与全区人民一道,共同继续破解移民“安稳致富”难题,全力打造“500亿万州”。坚持集中力量围绕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解决当前经济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理念探索解决办法,努力破解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机制性体制性障碍等难题,及时针对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科学安排常委会议题,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及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及时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工作重心,从力量分布,议题安排,视察检查等方面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步伐。

  以全新的方法谋划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以新的理念,科学谋划人大工作。坚持一手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一手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加快”、“率先”发展目标的实现。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寄予了厚望。按照市委、市政府为万州确定的“135”目标任务,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渝东北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这一新的历史定位,赋予了万州必须“加快”和“率先”发展的历史重任。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是站在加速推进库区发展维护库区和谐稳定的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的科学决策。人大机关主动置身于“一线”,积极适应“加快”和“率先”发展的需要,努力发挥人大的作用,推动加速改变库区综合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的现状,为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抢得先机,实现新的跨越赢得主动。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大局依法行使职权,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始终保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围绕中心大胆开展监督工作,把握监督的范围,突出监督的重点,改进监督的方式和方法,使人大工作充满活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苦干实干,真正有所作为,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努力提高人大工作效率,切实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认真组织代表视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为建设“500亿万州”凝聚力量,增强人大工作的权威性。二是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为建设“500亿万州”创造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增强人大工作的针对性;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业企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的途径和办法,为建设“500亿万州”建言献策,增强人大工作的科学性。

  以全新的作风创造业绩 人大代表作为权利机关的组成人员,不仅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是要想大事、干大事、成大事,只是“一次学习一次活动一条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在建设“500亿万州”的实践中要尽全心尽全力尽全职尽全责。为促进代表切实改进作风,充分履行职责,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突出三个重点,不断改进代表工作:以切实加强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为重点,不断完善人大的工作制度和方式,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会议审议质量,提高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质量,加强议案、建议的办理落实,有效促进有关方面改进工作;以切实加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指导为重点,精心组织代表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检查活动,并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专题调研,不断拓宽闭会期间代表履行职责的渠道,丰富代表工作的内容;以切实加强代表服务工作为重点,努力改善代表工作条件,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保障,督促代表所在部门和单位切实尊重代表的地位,维护代表的权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时间和代表活动的经费,全力支持代表工作。万州区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42名市人大代表,450名区人大代表,2700多名乡镇人大代表,他们既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又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是大胆解放思想,争当“想干事”的表率。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真学习、锐意进取,不断地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力争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二是勇于开拓创新,争当“会干事”的表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为重庆建设和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积极调查了解和研究分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三是坚持求真务实,争当“干成事”的表率。人大代表分布在各级各部门和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立足本职岗位,着眼于全局,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移民安稳致富、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开展工作,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人大代表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副秘书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