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人大监督实效,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笔者认为,从丹棱县实际出发,应把监督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条途径。
督促政府完善工作规则 进一步细化县政府对自身依法行政要达到的目标、实现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实现任务所要采取的措施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条款。县人大常委会为了保证“规则”的落实,每年将对县政府依法行政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报告,对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人大用“规则”来监督,政府以“规则”来约束自身建设法制政府。
督促政府健全责任机制 特别是在依法决策方面,不但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和合法性论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还要建立违法决策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应依法追究决策者的责任,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增强依法决策的责任感。因此,健全和落实依法行政的责任机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县人大常委会要督促行政机关健全依法行政的责任机制,并狠抓落实,才能保障和促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增强责任感,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督促政府落实学习制度 县人大常委会应利用各种机会,对政府组成人员的学法守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了解和考评。对法律素质较差、依法行政水平较低的人员,及时警示教育;对已任职的因法律素质低而明显不称职的,以及知法不守法、明知故犯的,经请示县委同意,该免的要坚决免,该撤的要坚决撤。以此来促使政府组成人员重视法律素质教育,自觉加强学习法律,不断增强法治观念,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行政管理队伍观念的转变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的提高。
健全重大事项汇报制度 换届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丹棱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的规定》等十二项规章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将以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为契机,督促县政府建立健全县人民政府重大事项的汇报制度,规范政府行为,主动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事项。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政府的人大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
健全落实备案审查制度 县政府行使权力,主要是通过政府行文来实现,县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尤为重要。监督法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县人大常委会也正逐步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健全和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明确专门机构、配强专业人员,切实担负起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职责,及时发现和纠正规范性文件中的问题,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作者为丹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