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发挥人大作用 促灾后重建

时间:2008-12-10来源:未知
  

  今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破坏极其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灾难发生后,梓潼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委、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迅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之中。常委会领导及委室同志顶烈日、冒酷暑,充分发挥熟悉基层情况、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坚持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帮助核实灾情,指导抗灾自救,协调解决具体困难;机关其他同志积极行动,坚守岗位,充分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全方位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机关三十多名干部职工牺牲节假日,连续工作几个月,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心疲惫,毫无怨言,在特大灾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优良品质,塑造了人大机关干部的光辉形象,给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与此同时,我们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通过支持和参与,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灾后重建的第一要务,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的决策、规划、调研、建设、监督、维稳等工作,全力支持和督促政府做好灾后重建工作。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质监管问题,常委会通过视察、调研、联系乡镇、协助工作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灾后重建条例、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灾后重建资金使用情况、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情况和政府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地开展;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及灾后农房重建工作,常委会及时组织驻会委员深入交通、城建、车站、学校、企业及乡镇,通过实地视察、座谈了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指出存在问题,并对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建议,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整改,从而有力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按照县委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承担了全县纤维林、蚕桑基地建设的组织牵头工作,为了抓好两大基地建设,各委室领导分别联系了1至2个乡镇。常委会领导多次组织委、室同志深入全县各乡镇,对纤维林基地和蚕桑基地建设工作进行规划,协助乡镇动员群众,提高发展两大基地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两大基地建设效果明显,蚕桑生产已具备年产茧5万担规模。今年在茧丝市场极不景气的情况下,全县产茧仍有较大增加;纤维林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县上下达的各项任务。

  常委会还切实做好了信访维稳工作。常委会每位领导都联系了1至2户信访老户,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这些信访老户均已息诉息访,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尤其在抗震救灾期间,切实加强了各类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常委会领导坚持信访值班,主动介入县上矛盾集中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如救灾物质资金发放、震损房屋安全检查、灾民安置等突出问题,及时说服疏导、化解矛盾。同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问题解决和群众疏导工作,有效防止了矛盾的激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地震发生后,县人大常委会立即对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了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紧急行动,直面危险与困难,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讲团结、比奉献,积极组织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先进事迹,他们在大灾面前,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代表风采。

  (作者为梓潼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副主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