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村党支部书记应如何当好角色

时间:2008-12-17来源:未知
  

  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基础和前提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构建和谐农村的光荣使命,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当好角色。

  在更新观念中注重和谐 古往今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我们干事业主张“和衷共济”,待人讲究“和蔼可亲”,做事提倡“和睦相处”,“和”已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意愿。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的理念,应把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尊重差异。把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本身就意味着对社会差异的承认。在开展工作中,群众也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意见,关键是要思考如何做好引导工作,积极畅通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地方讲理,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如此,农村党支部书记还要到群众意见较多的地方去摸准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从而改进工作。只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注意工作方法,多向群众做一些说服教育和疏导解释工作,再大的矛盾也能化解,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强调共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更广了,活动空间更大了,利益联结也更紧密了。在处理干群关系上,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多替群众着想,说话和气,办事和顺,行为合法。老百姓是最淳朴最感恩的,你给他们一寸,他们就会还你一尺。跟老百姓打交道,不存在输和赢的问题,主要是讲服务,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利益,获得更多的实惠。目前,一些村由原干群对抗到干群和谐的深刻变化,生动诠释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值得我们认真深思。

  在服务群众中构建和谐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得到更充分更直接的实现。农村党支部书记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贴近群众中服务群众,在依靠群众中凝聚群众,才能不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

  有爱民的感情。党和人民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党离开了人民就没有了生机与活力。农村党支部书记有机会在这个岗位上为群众服务,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平台。只有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融化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成就无悔的选择。

  有敬民的思想。农村党支部书记单有服务群众的强烈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具有尊重群众、相信群众的思想。无论是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和理解群众的想法,才能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有惠民的行动。“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党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成立,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存在。不为老百姓谋利益,党的先进性就无法体现。面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将这些好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切切实实地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入手,解决好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而言,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又要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给予群众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在激发活力中促进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农村党支部书记要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建设、推动发展,积极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以发展增收促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只有不断加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新农村建设才富有成效,才能带来农村的发展稳定与真正和谐。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能在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过了一年又一年,“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群众就会对我们有看法,农村党支部书记也就缺乏应有的威望。以民主管理促和谐。民主管理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方法。农村党支部书记要按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逐步实现民主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搞好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大力发展有能力、肯干事、愿为群众服务的年轻人入党,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以健康文化促和谐。只有让健康文明、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占领农村阵地,才能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应从四方面入手丰富健康文化。一是在抓好农村生产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必须把群众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恢复乡(镇)、村的文化站、图书室、娱乐室,让农民有书看、有报读、有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三是在农闲时组织群众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如小戏、花鼓、快板、相声等,鼓舞群众团结向上;四是打击“黄赌毒”、“拐骗偷”及一切封建迷信活动,破陋习,树新风,让科学思想、法制与民主扎根农村。(作者系路桥区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研究室副研究员 罗德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