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四措并举 强力推进人大理论宣传工作

时间:2009-04-29来源:中国人大新闻网
  

  人大理论宣传工作是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理论宣传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湖北省远安县紧紧围绕“增数量、上水平、促工作”这个目标,突出人大依法履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重大民生问题解决、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工作重点,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努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实行“抓、推、扩、引”四措并举,认真扎实地抓好人大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一年来,国家、省、市、县各类新闻媒体采用反映全县人大工作的新闻和通讯稿件、理论文章、音像作品达到1189件,其中国家级113件,省级74件,市级365件,分别比2007年提高19%、213%、139%、26%,实现了 “质”、“量”的历史性突破,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全年人大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纳入重点“抓”。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理论宣传工作,始终把人大理论宣传作为人大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人大理论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一名常委会领导分管,定期研究工作动态,总结经验教训,协调解决难题,并明确由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和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坚持将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纳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提请县委批转,坚持在每月初的主任工作例会上通报上月理论宣传工作情况,研究和安排当月工作,在常委会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牵头主抓、工作部门具体负责的人大理论宣传工作格局,为做好人大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精心安排部署。在去年初,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全县人大理论宣传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分析上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抓好人大理论宣传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印发人大理论宣传工作要点和理论调研课题,常委会常务副主任作动员报告,提出了 “数量质量超上年、宣传效果创新高”的目标,明确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和办法,邀请县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党组织提出工作要求。去年8月初,又专题召开半年人大理论宣传工作形势分析会,全面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相关推进措施,有效推动力了全年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目标的实现。三是强化工作保障。根据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实际,积极争取县委的重视,从乡镇党委宣传委员中调进一名年轻干部,主要从事人大网络管理和理论宣传具体工作。同时,根据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的需要,筹集资金配备了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和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设备,为骨干通讯员、乡镇人大主席订送了《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楚天主人》、《宜昌人大》等刊物,在工作人员、设施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对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给予优先保证和支持,为做好人大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形成合力“推”。十分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力量,2008年参与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的人员达到了80人,有9人的作品被国家级媒体所采用,形成推动人大理论工作的合力。一是注重发挥人大机关干部的作用。把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纳入了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分别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要求,对在国家级媒体上采用稿件实现突破和贡献突出的机关干部给予庆功奖励,不断强化了人大机关干部的工作责任,调动了积极性。2008年在国家级采用的113件稿件中,属于人大机关干部撰写的稿件占到70%以上,办公室全部工作人员在国家级、省级媒体用稿实现人人“榜上有名”,较好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二是注重加强人大理论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按照联系广泛,结构合理,了解人大知识,热爱宣传工作的要求,根据上年人大理论宣传通讯员工作情况和工作岗位变动情况,在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全县人大理论宣传通讯员队伍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重新聘请了30名乡镇和县直机关以宣传工作见长的干部为人大理论宣传通讯员,在全县人大理论宣传工作会议上颁发聘书,完善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加强与各通讯员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理论宣传工作队伍,为人大工作日常宣传提供了长效、稳定的稿源。同时,为了提高通讯员的业务水平,在一年内两次邀请宜昌市人大研究室领导为通讯员进行人大理论宣传业务知识的专题辅导和培训。三是注重调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在突出抓好人大机关和通讯员队伍这两类中坚力量的同时,还通过采取各种会议宣传发动、奖励政策激励、点题约稿等有效措施,调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到人大理论宣传工作上来,成为人大理论宣传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力量。今年,有10多名不是人大工作者和理论宣传通讯员的人员先后投稿80余件,1名乡镇干部的作品被国家级媒体采用,实现了新的突破。

  三、丰富载体“扩”。主要是立足于扩大人大理论宣传声势和效应,更好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人大工作的氛围,远安县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基本形成了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形”的立体宣传格局。一是全力办好人大内部刊物。去年,在认真办好《人大调研》、《人大公报》、《人大工作通报》内部刊物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大工作信息》刊物的信息量、印制数量和分送范围,从去年9月份开始,对《人大工作信息》实行一期多件和每周一期的编发模式,分发范围扩大到每名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和人大代表,全年共编发《人大工作信息》20期,刊发稿件36件,通过文字信息这种人大工作动态宣传形式,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宣传效应。二是加强人大网站的维护和更新。积极争取县委宣传部网络专业人士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对网站页面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相关主题宣传标语,增强了网站的美观度和操作性。并安排专人加强更新、维护和管理,采取公开电子邮箱、定期约稿等形式扩大稿源,基本上做到了每天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基本实现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形式,全年采用各类稿件350多件,配发相关图片200多幅,人大网的点击率不断提升,并及时将精品向《远安网》和《宜昌人大信息网》投稿,采用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读者范围广、宣传效应好的作用和优势。三是加强与县内新闻单位合作。积极加强与县内《远安网》、远安广播电台、远安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合作,坚持在人代会和其他重大活动中邀请新闻单位的专业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对《远安网》采用的稿件一律加注“人大工作”字样,并在《远安新闻》节目中开办了《人大工作》专栏,提升了人大宣传的影响力,全年报道人大工作的电视新闻近100件。

  四、优化机制“促”。突出强化工作职责、激发工作热情、着力建立人大理论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人大理论宣传工作实效,坚持从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入手,着力优化人大理论宣传工作机制。一是推行与新闻单位联系会议制度。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邀请县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参与,由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办公室具体组织,定期与新闻单位和相关单位的通讯员召开联系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工作重点,拟定工作措施,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和重要线索,共同搞好宣传策划,合力攻关,积极创作并向外宣传推介,扩大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二是推行宣传报道用稿情况通报制度。坚持对各级媒体用稿实行分月统计、按季通报制度,将每个季度媒体的用稿情况分媒体统计到撰稿人,向相关部门和通讯员所在单位进行全面的通报,对通讯员没有投稿和用搞一律实行零通报,不断强化了人大工作者和通讯员的工作责任。三是推行评先表模制度。以媒体采用稿件数量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采用稿件年度增长情况,坚持每年开展优秀通讯员评比表彰活动。在认真评比的基础上,2008年初通报表彰10名 “优秀通讯员”,并邀请两名优秀通讯员在人大理论宣传会议上交流经验,调动了人大工作者和通讯员的积极性。四是推行采用稿件奖励制度。建立了人大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奖励办法,对各级媒体采用的稿件,分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形式和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级别等次分别给予不同标准奖励,单件作品最高可达1000元,并在下一年的理论宣传工作会议上进行现场兑现,激发了人大工作者和通讯员的工作热情。(作者系湖北省远安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