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顺
调查研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内在要求,是做好人大工作的一项基本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大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至关重要,工作中应切实把好“四关”,即:选题关、调研关、撰写关、落实关。
一、把好“选题关”,围绕“准”字动脑筋。调查研究能否取得实效,选题是关键。只有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一个时期的重要部署,才能围绕大局选准题目。否则,即使在调查过程中和撰写调查报告上下再大的功夫,也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把握好选题的准确性,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要有超前意识。围绕党委、政府迫切解决但又未解决好的问题选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与其决策需要相合拍;二是要有群众观点。围绕基层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三是要有全局观念。围绕关系国计民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以及社会各界多次呼吁但尚未彻底解决的一些难点问题选题。
二、把好“调研关”, 突出“深”字摸实情。题目确定之后,就要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这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工作中要切实抓好三个环节:调查前,要精心设计好周密细致的调查方案,把调查内容、范围、对象、调查方法、人员组成、时间安排,以及调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情况和遇到的有关问题等都考虑在内,然后按时间、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调查。调查中,要根据调查内容和所涉及的不同调查对象,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外出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法,一定要“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方听取民意,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情况,认真而深刻地找出问题。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问题一知半解、不深不透。调查后,要做好分析研究工作,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科学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出独到的见解,撰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确保建议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行性。
三、把好“撰写关”,注重“严”字出精品。调查报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着调研成果和履职水平的高低,必须认真撰写、精心推敲,不断充实和完善,尤其是对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要严格审查和广泛论证,看是否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确有真知灼见,切实增强调查报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材料求短。要开门见山,重点突出,重要问题要讲深讲透,次要问题高度概括,点到为止。力戒篇幅冗长、繁杂,拖泥带水。二是文字求精。对文字要反复锤炼,精心推敲,字斟句酌,使语言简洁明快、精炼流畅、准确生动,富有启发力和号召力。三是内容求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讲实情、说实话。估价成绩不夸张,不拔高;揭露问题一针见血,不轻描淡写;提出建议切实可行,不大而化之、哗众取宠。
四、把好“落实关”, 狠抓“督”字促决策。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调查研究只是一种手段,促进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开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抓落实、求实效是调研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调研报告要用人大正式文件报送党委政府,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有关建议的落实。对调研报告所反映的重要问题,还可以采取组织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督促办理落实。要切实抓好信息反馈和督查协办工作,定期促办,抓好落实,并大力宣传党委政府采纳调研建议后所产生的良好效果,以扩大社会影响,调动广大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