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四措并举”吹响人大宣传工作“集结号”

时间:2009-08-04 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徐建华

  人大宣传工作是地方各级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职能作用、贯彻落实监督法、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提高对人大宣传工作的思想认识,目前来讲,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小宣传”观念到“大宣传”意识的转变。这个转变实际是解决人大宣传工作指导思想方面的问题。不少地方人大把它定位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地的人工作上。这种定位没有错,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人大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而只是一种“小宣传”的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到底是为了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因此,人大宣传工作也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实施。有了这种工作定位,人大宣传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开展工作才能做到提纲契领,高屋建瓴,切中时弊。二是从单兵种作战到联合部队作战的转变。当前,人大宣传网络已初步形成规模,在人员力量上,有专业记者、编辑的加盟;在宣传媒体上,大多数地方都在当地主要报刊、电视、广播上开辟了专栏。但实践中,从事人大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主要还是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人大宣传队伍的联合作战能力还不够强,协调性还不够好。三是从“墙内开花墙内香”到“墙内开花内外香”的转变。人大宣传工作的对象具有普遍的广泛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体社会公民均是人大宣传工作的对象。但是目前,人大宣传的载体大多局限于人大自办的一些内部刊物,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各级人大机关、人大干部和各级人大代表,形成了“墙内开花墙内香”、自己写给自己看的尴尬局面。所以,提高人大宣传工作认识,必须要让人大的宣传工作从人大的圈子走出来,使人大宣传作品能直面社会,步入普通百姓生活。

  二要深入挖掘题材。人大宣传题材广泛,内容繁多,但因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和法律性,如果题材挖掘不深,又很容易使人大新闻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公文式报道,让人读来索然无味。对人大新闻题材的挖掘,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深入基层,大量调查走访,全面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取舍得法,游刃有余。二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表面上看,很多人大工作是“例行公事”。如果对事件本质把握不准,就会感觉到人大工作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可言,即使是写出了一些报道,也是整个工作过程的回顾,介绍一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无法写作出有价值、有特点的文章。比如人大行使刚性监督手段,依法撤销了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如果仅仅是写事件本身,无非是使读者了解到事件始末,感受到人大监督的力量。但如果从人大积极维护法律尊严,代表人民行使好干部任免权的角度去写这篇报道,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则是前篇文章所不能比拟的。三是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指人大宣传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紧握时代脉博,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时代特色。首先,要使人大宣传工作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做到人大宣传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思想上引起群众的共鸣。其次,要使人大宣传工作与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相结合,使人大新闻工作与党的政治方向合拍,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再次,要使人大宣传工作与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特点及重点工作的要求,及时调整人大宣传舆论导向,使人大宣传工作服务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大局。

  三要创新写作方法。写作方法主要是写作形式方面的问题,创新写作方法是为了提高人大宣传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增强其感染力和宣传效果。创新写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取角度要新颖。写作角度的新颖性、独特性往往决定了主题表达的效果。人大宣传工作者要善于在看似平淡的人大工作中,寻找新闻点和闪光点,善于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人大工作和事件,善于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全新的视角来反映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二是体裁选择要多样化。从当前人大宣传工作的现状来看,宣传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会议动态和工作动态的消息类报道,新闻特写、通讯文体运用较少,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运用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状况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人大宣传工作的深入发展,导致人大新闻宣传单腿走路,营养不良。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努力提倡和实现人大新闻作品体裁的多样化,以体裁的丰富来提升人大宣传质量的高度。三是写作手法的广泛应用。人大宣传要力戒平铺直叙的程式化报道,要善于抓住感人的细节和丰富的心理活动来突出和表现主题,要善于运用抒情、比喻、联想等写作手段来烘托情境,渲染气氛,要适当穿插倒叙、伏笔等写作技巧来勾起悬念,引人入胜,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强烈的政治功利性有机融入于丰富多彩的文艺氛围,使群众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人大新闻宣传的价值目标。

  四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必须规范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建立有序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制度。要坚持“请进来”,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人大工作动态,提出宣传要求,可以实行邀请新闻单位记者为人大特邀记者的作法,赋予其参加人大各类会议、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权利,使其能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人大工作动态,便于写作。要坚持“走出去”,虚心向新闻单位学习,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人大机关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进行宣传业务培训,增强人大自身宣传人员队伍素质,提高从事宣传工作能力。二是要建立人大宣传工作的激励机制。要加强人大宣传优秀稿件评选工作,以评选工作为依托,及时总结人大宣传工作经验,调动各方写稿积极性。人大机关要把宣传工作纳入人大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和部署,建立内部奖惩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人大宣传工作的活力。三是要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阵地建设。对人大目前已创办的各类专业刊物要从提高品位、增强可读性的高度进行内容和版面调整,扩大发行面和发行量。县级人大不具备办刊条件的,可以采用简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宣传阵地。同时,人大要加强与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报纸、刊物的联系,争取在其中设立人大工作专页,利用它们业已形成的宣传网络,做活人大新闻宣传文章。(江西省进贤县人大常委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