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创新人大常委会监督方式的思考

时间:2009-08-18 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作者:彭泽龙
  

  加强人大监督、努力提升人大监督工作水平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监督法颁布实施以来,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步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如何不断增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大监督工作,促进科学履职,促进科学发展,将有更大的实践空间。我们认为:

  1、观念要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各级都在不断巩固和扩大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我们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地方人大监督的工作水平。

  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监督。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一个永恒的工作主题。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全县经济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应成为各级人大当前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人大监督工作经过几届人大的努力取得明显成绩,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仍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在目前社会现实生活中,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尤其是监督权的实质,还不被人们深刻、普遍地认识;在一些领域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法律法规贯彻实施还缺乏力度,其权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树立和维护;人大的监督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程序性监督多、实体性监督少,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等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同时也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化对人大监督权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监督与支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更是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从组织构架上都要统一在党的领导下,人大和“一府两院”要发挥好各自作用,各司其职。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很实在的实践问题。处理这个关系的水平,体现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水平,决定了监督的效果,也决定了“一府两院”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人大监督。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实质上是为了保证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支持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更好地行使职权,督促这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监督与支持是矛盾的统一,监督是制约,支持则是促进。既要理直气壮敢监督,又要做到诚心诚意真支持。

  三是监督要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用好监督权,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基本的问题:监督是为了什么。当前,在我县全力推进科学跨越的征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利益矛盾日益凸现,有的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干部作风不够深入,改革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质量运行不够高,存在机制、体制上的诸多弊端等等,都一定程度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腾飞的脚步。因此人大监督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关键是监督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全县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县域经济建设贡献人大的力量。

  2、方式求新。要克服监督无用、畏难怕事、怕麻烦等不良思想倾向,突破按部就班,照章办事的习惯思维模式,不断探索监督新的方式与方法,拓展监督的领域与范围, 增强监督的力度与刚性,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参与、事中跟踪、事后督办,既要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又要能监督,不断延伸人大监督的触角,真正使人大监督活起来、动起来。

  一是挺直腰杆敢抓。人大依法监督 “一府两院”,来源于国家体制,依据于法律规定。因此,一定要放开手脚,敢于碰硬,不怕触及矛盾,不怕伤及面子,理直气壮地行使监督职权。要敢于监督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去“救火”;要敢于纠正违法现象,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落实;要敢于监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权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利之于民。

  二是着眼大局敢管。人大常委会坚持突出主题抓监督,围绕工作抓促进。要以纵观大局的眼界、把握大局的能力、服务大局的意识,把服从和服务经济建设这一工作中心落到实际行动上,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今后组织的视察、评议、执法检查都要紧扣主题、求实问效。

  三是注重方法敢说。认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改进审议方式,提高审议质量,增强审议效果;开展执法检查。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加强整改督办,实行跟踪问效,增强执法监督效果;适时运用刚性监督措施。必要时可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措施,增强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加强跟踪督促。建立跟踪机制,保证监督的连续性。健全执法检查情况通报、重大监督事项的约见、答复、报告以及监督落实整改等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人大常委会监督意见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有关机关或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维护人大监督的严肃性。

  3、务求实效。人大监督必须在求新上下功夫,在求实上做文章,讲质量,求实效,不召开无准备、无效果的会议,不进行无准备、无效果的审议,不实施无准备、无效果的监督。

  一是法律监督要直击法律的难点。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监督法只有被信仰才有力量,要坚决克服法律监督中畏难怕事、避重就轻、一团和气的思想,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必须把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切实保障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正确、有效实施。执法监督要重点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来开展,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二是工作监督要紧扣第一要务。在实际工作监督中,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自身工作的目标之一,认真行使监督职权。今年要将县城水质安全问题作为突出问题来抓,8月份将组织对新墙农田灌溉、南干渠以及自来水厂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视察督办,约请政府领导现场拍板彻底解决县城1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

  三是调研视察要瞄准民生民本。重点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围绕常委会议题,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扑下身子搞调研,不仅精心部署定方案,认真组织出措施,而且身体力行深入查,尽量把情况摸透,问题抓准,事实看清,使每次调研活动取得真正的成果。要把监督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作的落实上;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入学、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事项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和工作督查。认真开展“环保世纪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三湘农民健康行”、“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活动,切实提高活动实效;把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热点问题纳入监督范围,开展执法检查和工作评议。今年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等预算外资金的全方位监管,督促政府分系统出台管理办法,进行同步检查、同步核实、将资金使用在刀刃上,确保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人大常委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