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代表热线”为何变“冷”

时间:2011-06-07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贺大新
  

  “选民见代表,只需打个电话”,这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创新代表联系选民机制的新举措,即把人大代表的照片、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号码向选民、社会公开,选民有何意见和要求,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向代表反映,代表、选民称之为“代表热线”。

  “代表热线”制度一出台,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然而,如今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代表热线”

  无人接听的现象,或偶尔有代表接听,但社情民意不能及时上达的现象。

  “代表热线”变“冷”了,究其原因有三:履职意识不到位。有些代表认为自身工作繁忙,接听“代表热线”是自找麻烦。也有代表有提前“下岗”的思想,认为今年是县乡人大换届年,“代表热线”该撤除了;缺乏检查、评比、督促机制;有些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挫伤了选民拨打“代表热线”、代表接听“代表热线”的积极性。

  要使“代表热线”不变“冷”,依笔者之见,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提高代表自身素质,增强接听“代表热线”是代表履职形式的意识。过去一些地方,存在选民对自己选出的代表“知名不知人,知面不知情”,“有事找代表难,有问题向代表反映更难”的现象。建立“代表热线”制度,不仅开辟了代表与选民直接交流的渠道,更使代表置身于选民的监督之中,自觉履行代表职务,促使代表增强责任感。“代表热线”不是“作秀”,更不是搞形式。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把“代表热线”放在心上,认真听、用心记、尽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当好一名人大代表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

  抓好专项检查,确保“代表热线”持之以恒地“热”下去。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要安排有关工作机构和人员,对“代表热线”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半年至少要检查一次:来电话多少次?电话是否有人接听?反映了多少件事情?办理回答了多少件?存在哪些问题?人民群众对此有何看法、要求等?年底进行专项总结和评比。

  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代表热线”健康发展。要广造声势,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代表热线”的作用,引导人民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与人大代表保持联系。媒体要大力宣传报道“代表热线”中涌现出的好代表、好选民、好事例,通过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代表热线”、支持“代表热线”、运用“代表热线”,为“代表热线”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人大常委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