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信息技术下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时间:2013-07-09 来源:人民论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贯彻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完善和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

  要想完善民主集中制,就必须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思想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入手,而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物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离不开经济后盾。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一方面,多元利益格局对党组织的集中统一提出了挑战。民主首先是与利益主体多元化联结在一起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允许考虑自身利益,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市场经济以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合法化,对民主的需求自然直接表现出来,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利益矛盾也反映到党内关系中来,党内关系的利益色彩日益浓厚。这就对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领导关系以及各部门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原则、思想对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利益驱动原则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同时,市场本身有其弱点,也容易滋生不良思想,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都必然影响市场中的人,影响党员干部,影响党的组织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供了更加合理、有效的运行方式。一是信息技术的运用缩短了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周期,缩短了从收集民主信息到做出决定,以及决定的执行、反馈的时间;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民主集中制运行方式的技术化和程序化;三是信息技术使民主集中制系统更加灵活而富有生机和活力;四是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决策人员的素质。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民主集中制观念也提出了挑战。当我们在尽情享受这种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被网络本身的不完善和虚拟世界规范的欠缺所带来的混乱而困扰。网上过分自由的信息传输可能会引发民主政治危机,使网上民主沦为一场空谈,组织集中更是无从谈起。计算机的集中和控制信息的方式也较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变成摧毁民主价值观和组织集中观念的工具。互联网上的“过度”自由也容易给西方强势文化和敌对文化以可乘之机,从而干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从民主集中制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理论研究和思想作风建设为两翼,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工作。深化理论研究,强化基本制度和程序建设,强化民主集中制教育,为新时期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提供理论、制度、程序指导和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