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无论是在汇报材料中,还是在领导讲话中,“狠抓”一词无疑是个高频出现的词语。“狠”有“全力”之意,“狠抓”就意味着要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某项工作的落实。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某项工作究竟抓得怎样,或者说某项工作究竟怎样来抓,似乎很少有人仔细考量,于是许多“狠抓”都变成了空话,只是浮在文件上,停在嘴皮上,结果导致“狠抓”的工作连年“狠抓”,连年依旧,没有大的起色。 仔细推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狠”而无力。不可否认,少数领导干部只有“唱功”,缺少“做功”,汇报工作发言时表态很快,调门很高,但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却存在畏难情绪,干工作提不起精神,抓落实松松垮垮,缺少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二是“狠”而不恒。少数领导干部虽然对“狠抓”的工作认真对待,竭尽全力,真抓实干,但不能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抓一下,后天歇两下,紧一阵,松一阵,缺少一抓到底的精神。这种“狠抓”,到头来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三是“狠”而不准。对于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而言,要做的工作很多,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狠抓”,一定要有所侧重,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如果眉毛胡子一起“狠抓”,最终可能什么也抓不好,什么也没抓到。 那么,对工作如何真正做到“狠抓”呢?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实干。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时刻牢记“权为民赋,责重山岳”的道理,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实干上,切实做到满腔热情干工作,聚精会神抓落实。其次,要强化目标意识,攻坚克难。对认准的事情、定下来的工作,要咬定既定目标不放松,拿出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毅力来,拿出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拼搏精神来,真正使每一件应该“狠抓”的工作都一抓到底,干一件,成一件,努力以实际行动和实在效果取信于民。再次,要强化工作重点,务求实效。要紧紧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大事、抓大事、成大事上。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强化考核奖惩,真正把工作落实与政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以实绩论人,以实绩用人,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努力在干部队伍中营造一种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