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无疑,互联网是联系群众一个便利而直接的载体。 当今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和覆盖能力。新的传播环境下,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新媒体素养。党委政府要从海量的信息中学会倾听,并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自如表达,平等沟通问题、真情化解民忧、真心破解民难,增强民众“党委政府随时就在身边”的感觉。 信息高速公路和物联网等现代技术运用的日常化,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们常说发展的机遇期亦是矛盾的凸显期,这个阶段的网民是对个人利益、公民权利、公共治理与公平正义最敏感、最敢言的时期,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民众诉求的风向标,就是现实的民意。党委政府在想问题、做决策时既要考虑群众在互联网上理性的“发声”,还要兼顾大多数群众的“无声”需求,这也是“网络问政”向“网络理政”转变的要义所在。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要注意听取和维护弱势和困难群体的声音。“大众麦克风”是新的传播环境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常常是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我们党委政府要维护、培育好互联网上各利益群体正确的利益表达管道,尤其要重视弱势和困难群体在互联网上公平地“发声”。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要协调各方利益群体平等对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群结构多元化。人群结构多元化必然导致群众需求多元化,不断变化的群体和个体根据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现状,不断提出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从单一化的个人利益向群体利益转变,由单纯的物质利益诉求到物质利益与精神文化、民主权利诉求并呈,这些变化,势必会带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阶层多元、诉求多元和治理多元的模式下,如果我们主要依靠行政组织资源动员服务社会,显然已不合现实之需。党委政府不仅要做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还须与群众团体、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工作,形成强大合力。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新媒体应成为领导干部有效表达的必备通道。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公共舆情甚至是公共事件的信息源头。在“关联性”话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网民的情绪表达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领导干部在执政为民做好示范与表率的前提下,应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政策水平,懂得克制和慎言,矢志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化民忧、解民难、消民怨、护民利,让民众利益表达和权利释放在互联网上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