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两个跨越”,需要强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推动力量。在物质层面,要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在精神层面,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经济工作是体,宣传思想工作是魂,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8月20日结束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认识、新定位、新把握、新部署。10月28日结束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了四川省委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方法。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站在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运用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深刻阐述了事关我省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 在理论阐述上的新突破。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就有力地驳斥了党性和人民性分离、对立的论调。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党根植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因此,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在宣传谋划上的新认识。会议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这里的三个字:“时、度、效”,真是宣传工作的精髓、核心。时,就是要把握最佳时机,注重时效,快速出击,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这样;度,就是要把握数量区间,不能越界,注意量变质变关系,掌握分寸火候,否则适得其反,我们对一些先进人物的宣传尤其如此;效,就是要把握实效,落地有声,踏石有印,抓铁留痕,产生效果,增强影响力和穿透力,克服“假长空、高大全”,刹住形式主义歪风。 在宣传方法上的新拓展。中央和省委把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并且提出了创新的重点、重心和途径,这与党的十八大倡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致。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宣传思想工作的“三个创新、一个重心”,即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要求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的新战略、新战术、新路径。 在宣传力量上的新整合。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宣传理念”实际上就是全国一盘棋、全省一盘棋,都要关心支持宣传思想工作,具有世界胸怀,国际视野,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是宣传工作的重大突破,务实性和操作性很强。“大宣传理念”切忌各自为政,孤军作战,要求我们整体联动,同心协力,努力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增强主动性、掌握话语权,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为四川“两个跨越”提供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