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议报道 >

李长春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时间:2010-03-06 来源:中国人大网
  

四川团代表向李长春敬献哈达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尹钢欧阳杰摄

 

  春天的约会——李长春同志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期待春天的这场约会。

  他说自己是四川选出来的代表,要说“四川话”,很好地服务四川人民。

  在四川代表们眼里,这位可亲可敬的老朋友,对四川前进道路上的一枝一叶牵挂于心。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每年大会开幕的当天,他都来到四川团,带来巨大关怀和鼓舞,并为新一年发展指方向、鼓干劲——

  2008年,四川迈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新征程,他勉励:“四川一定能取得更大成绩,在西部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2009年,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责任如山,他说:“我对四川充满信心”。

  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3月5日。今年,他将带来什么嘱托?

  下午3时,在人们期盼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代表团团长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四川代表团副团长蒋巨峰等的陪同下,走进四川代表团会场。

  四川经受住了两场大考

  书写了在危难中豪迈崛起,在困境中砥砺奋进的壮美篇章

  李长春每次来四川代表团,四川的藏羌代表都会用哈达、羌红迎接他。今天,他收到的哈达和羌红格外多,意义格外深重——

  来自阿坝州的吴泽刚代表献上哈达,传递灾区重建的喜人成就和美好愿景;

  从事旅游业的林红代表献上哈达,表达四川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信心;

  羌族代表李为国挂上羌红,述说羌文化复兴和四川文化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步履;

  英措代表带来的哈达是康巴农牧民郑重托付给她的,感谢长春同志亲自关心开通了康巴藏语卫视频道。

  ……

  四川一年来的这些新变化,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代表团团长刘奇葆的口中一一道来。

  从规划重建的127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的建成,到来之不易的14.5%的经济增速,到全国惟一全年保持增长的进出口指标,到招商引资刷新历史纪录……四川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轨迹清晰凸显。

  李长春欣慰地笑了。他说,全国在进入新世纪后最困难的一年里,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这场大考,而四川则“经受住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两场大考,书写了在危难中豪迈崛起,在困境中砥砺奋进的壮美篇章”。

  连称“很受感动、深受教育”的李长春,把四川的成就总结为四点: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灾后恢复重建力度大、进度快,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恢复重建取得新进展,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干部群众呈现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巴蜀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跨越争先的景象!”李长春的鼓励和肯定,激起全场掌声。

  从基层新鲜事看发展

  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大有希望

  代表们揣在心中,想和长春同志聊聊的新鲜事,数不胜数。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机会,主持人建议每位代表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别扣他们的指标,扣我的指标吧。我想多听点基层代表的意见。”看到侍俊代表一边发言一边看表,李长春会心地笑了,向主持人申请道。

  基层的每一桩新鲜事,都让李长春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李春城代表说成都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名列前茅,黄彦蓉代表说四川中职招生首次超过普通高中,侍俊代表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让不少农牧民“一步跨千年”,郑晓幸代表说四川的民办博物馆走在全国前列……

  代表们从李长春不时的插话中发现,原来,这些事一直在长春同志的关注之下。而且,来龙去脉他都稔熟于胸。这正印证了他曾经许下的承诺:“反映四川人民的心声,表达四川人民的期待,进一步关心四川的发展,为四川人民办实事。”

  3年前,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李长春听到藏区代表反映“看不懂、听不懂”电视,当即安排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去年开通。

  “是去年10月开通的吧?现在,看不懂、听不懂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他关切地询问,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接着又进一步叮嘱,四川康巴藏语卫视要和青海等省区的其它藏语卫视节目加强交流合作。

  从成都城市发展的下一步定位,到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的推进,到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到四川交通建设,李长春细细倾听,切切嘱托。

  由此及彼,“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大有希望!”他对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感染了全体代表。

  他深情寄语四川: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造性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头等大事

  要把东汽精神推向一个新高度,把四川建成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东汽精神已经创造出了东汽速度!”王计——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带来了东汽搬迁全部完成、去年销售增长9.9%的喜讯。

  速度从何而来?王计分析,前几年加强自主创新,前瞻性地进军核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是重要原因。

  李长春深以为然。他说起了中国高速铁路5年间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跨越之路,希望四川也要把东汽精神推向一个新高度,建成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参会前,李长春特意找国家专利局要了一份资料:去年全国发明专利数量排位上,四川是唯一进入前10位的西部省份。

  对四川的自主创新能力,李长春给予肯定,更寄予厚望。他希望四川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西部大开发等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头等大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四川实际,他进一步指明了五条“转变”之路。

  ——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

  ——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素质。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支撑,切实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把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带动力,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希望四川走在西部地区前列,为全国创造新的经验

  代表们还记得,2004年,李长春在四川之行中留下了“文化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的嘱托,同意四川成为“不是试点的试点省”。

  去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李长春提醒,当前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灾区迎来了走向希望的春天,也要迎来文化建设的春天。

  尽管这一年没来四川,但对四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展,李长春却了然于胸: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合并成立新的四川广播电视台,说到新华文轩的出版发行资源整合;从文艺院团改制,说到成都的社区文化建设……李长春称赞,四川在集中精力促重建、保增长的同时,文化体制改革也没有止步。

  郑晓幸代表“文化产业是先导产业”的发言,得到了李长春的认同。他把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总结为15个字: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

  “四川文化底蕴好,要把它产业化、产品化。”李长春希望四川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加快文化强省的建设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破除城乡文化二元结构方面,要走在西部地区前列,为全国创造新的经验。

  他说,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尽快覆盖广大城乡;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开拓文化市场,扩大文化消费比重,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人大代表有建议权嘛,这是我提的建议,供你们参考。”亲和力十足的话语,在一片融融春光里,更添融融暖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