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救助对象逐年增加,救助内容不断增多,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部分乡镇只有一名民政干部兼管社会救助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应对。”全国人大代表郭红梅为此建议,加强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确保有人做事。 郭红梅现任四川省通江县副县长,之前她曾在民政系统工作过多年。对于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困局,她深有感触。“像目前从低保、五保、大病医疗、临时救助到廉租房、住房补贴等,都要经过民政干部入户调查、组织评议、进行公示。一个乡就一个民政助理,多的是两个人,怎么可能做得过来?根本做不过来,因此工作做不深、也做不细,难以保证对象的精准化。”由于基层民政干部稀缺,往往一个人要干很多种工作,分身乏术,因而专业水平也相应得不到提高。 对此,她建议,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一要充实力量。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身体条件好、对困难群体有感情的人员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并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二要加强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政府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政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激励机制。四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足必要的设施用品,促进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 另外,郭红梅还建议,针对基层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希望制定出台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经费财政保障政策,促进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