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黄润秋出席全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时间:2014-04-21 来源:四川人大网 作者:涌泉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人大农委主任委员李清禾通报省人大农委2013年主要工作和2014年工作安排与部署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先海致词
 
 
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刘海金主持会议
 
 
  4月16-18日,四川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在南充市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刘海金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先海致词,南充市委常委杨建华介绍了南充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主任委员李清禾在会上通报了省人大农委2013年主要工作和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与部署。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自贡市人大、乐山市人大、巴中市人大、眉山市人大、甘孜州人大、南充市人大的有关领导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气象局、成都市人大、攀枝花市人大、泸州市人大、德阳市人大、绵阳市人大、广元市人大、遂宁市人大、内江市人大、宜宾市人大、广安市人大、达州市人大、雅安市人大、阿坝州人大、凉山州人大等单位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委员柏凡,省人大农委委员杨武云、蒋贵清等出席会议。
  黄润秋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全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我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快速增收。
  黄润秋强调,切实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一要深入学习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中央省委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作为重要内容,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今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聚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从八个领域33个方面绘制改革路径。同时,我省也将“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实行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可以说是把“三农”工作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城市来说,现在农村发展还是比较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党中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和帮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第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拿四川来说,我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人口9000万,既是粮食生产大省和又是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
  二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三农”工作有利因素增多。首先,中央重视、省委重视,中央强调“重中之重”,省委提出“两个重中之重”,这些都为“三农”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其次,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倍增了发展信心和惯性。一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三是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四是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五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有了新的活力。再次,深入推进依法治省,为“三农”工作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第二, “三农”矛盾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我省人多地少水缺,要素硬性约束明显;农田水利、产业技术支撑乏力;规模化经营较差,耕地流转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不到21%;标准化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大量农产品达不到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准;农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和主体发育不足;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问题严峻等等。
  第三,我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路径选择。一是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量平衡,保障口粮基本自给;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二是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要加大公共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科技等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农业发展项目上。三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全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权实现的有效形式。四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五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六是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七是完善扶贫攻坚机制。继续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实施“六到农家”行动,扎实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八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三要切实发挥人大职能,推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第一,要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认真落实依法治省实施纲要,紧紧围绕推进我省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做好地方涉农立法。第二,要强化监督力度,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要认真学习领会,围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选择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和农民群众反映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通过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视察等各种形式,查找问题原因,探讨解决办法,督促问题解决,保障农业法律法规在我省的贯彻实施。第三,要深入调查研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各级人大常委会及人大农委、农工委在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时,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了解群众真实想法,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根源,分析解决办法。第四,要做好联系工作,共同促进事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议案及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办结并及时认真负责地答复提案人。二是加强人大系统“上下左右”的联系。三是加强与部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