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议报道
>
黄润秋出席全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时间:
2014-04-21
来源:
四川人大网
作者:
涌泉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人大农委主任委员李清禾通报省人大农委2013年主要工作和2014年工作安排与部署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先海致词
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刘海金主持会议
4月16-18日,四川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在南充市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刘海金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先海致词,南充市委常委杨建华介绍了南充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主任委员李清禾在会上通报了省人大农委2013年主要工作和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与部署。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自贡市人大、乐山市人大、巴中市人大、眉山市人大、甘孜州人大、南充市人大的有关领导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气象局、成都市人大、攀枝花市人大、泸州市人大、德阳市人大、绵阳市人大、广元市人大、遂宁市人大、内江市人大、宜宾市人大、广安市人大、达州市人大、雅安市人大、阿坝州人大、凉山州人大等单位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委员柏凡,省人大农委委员杨武云、蒋贵清等出席会议。
黄润秋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全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我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快速增收。
黄润秋强调,切实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一要深入学习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中央省委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作为重要内容,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今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聚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从八个领域33个方面绘制改革路径。同时,我省也将“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实行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可以说是把“三农”工作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城市来说,现在农村发展还是比较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党中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和帮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第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拿四川来说,我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人口9000万,既是粮食生产大省和又是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
二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三农”工作有利因素增多。首先,中央重视、省委重视,中央强调“重中之重”,省委提出“两个重中之重”,这些都为“三农”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其次,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倍增了发展信心和惯性。一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三是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四是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五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有了新的活力。再次,深入推进依法治省,为“三农”工作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第二, “三农”矛盾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我省人多地少水缺,要素硬性约束明显;农田水利、产业技术支撑乏力;规模化经营较差,耕地流转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不到21%;标准化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大量农产品达不到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准;农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和主体发育不足;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问题严峻等等。
第三,我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路径选择。一是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量平衡,保障口粮基本自给;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二是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要加大公共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科技等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农业发展项目上。三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全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权实现的有效形式。四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五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六是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七是完善扶贫攻坚机制。继续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实施“六到农家”行动,扎实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八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三要切实发挥人大职能,推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第一,要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认真落实依法治省实施纲要,紧紧围绕推进我省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做好地方涉农立法。第二,要强化监督力度,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要认真学习领会,围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选择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和农民群众反映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通过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视察等各种形式,查找问题原因,探讨解决办法,督促问题解决,保障农业法律法规在我省的贯彻实施。第三,要深入调查研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各级人大常委会及人大农委、农工委在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时,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了解群众真实想法,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根源,分析解决办法。第四,要做好联系工作,共同促进事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议案及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办结并及时认真负责地答复提案人。二是加强人大系统“上下左右”的联系。三是加强与部门的联系。
上一篇:
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川召开经济形势专题调研座谈会
下一篇:
省人大外侨委召开2014年对口联系单位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