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旅游业迎“暖春”

时间:2009-01-15来源:四川日报
  

  天寒地冻,腊梅抢先送出了春天的气息。在省政协委员的提案中、省人大代表的议案里,人们注意到,有好些建言圈定了旅游业的振兴——灾后四川,美景依旧,魅力依然。

  以人文自然胜景著称的四川,旅游业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了重创。在整个旅游业咬牙过冬的时候,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的思考和建议,让人启悟,令人振奋。我们确信,四川旅游业的春天已经可以触摸——只要抓住机遇,它极有条件成为扩大内需中很快见效的支柱产业。

  振兴旅游业亟需新思维,亟须大动作。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一些委员提出的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的提案,体现了强烈的抓机遇的意识,吸纳了有代表性的民意。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2个部委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震后四川比往年更受游客关注,其中,成都和九寨沟在评比中分居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第一名。来自上海的李伟平说,四川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恢复受损地区的旅游业,他一定会去九寨沟和峨眉山一睹美景。这,代表了许多游人的心声。

  2009,四川旅游破冰开局。1月1日,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九寨沟首游式大获成功,而元旦小长假各地以节庆促旅游,冰雪温泉等主题游、农家乐休闲游、购物餐饮都市游等,都在升温。创新加干劲,显示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旅游直接就业与带动就业之比为1比5。现在,我省正在客源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制定刺激旅游消费措施、降低游客旅游成本等多方面攻坚破难,政府从政策扶持和激活市场同时发力,旅游业已经出现了转机。

  借助“两会”春风,四川的旅游业必定会迅速铺开一片喜人的新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