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成华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努力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尤其是提出实行“阳光拆迁”义务宣传监督员工作制度,从而创新监督方式,增强了监督实效。
2007年以来,成华区启动了东郊企业生活区的惠民搬迁和旧城改造工程,搬迁改造涉及面广人多,仅东郊生活区就有2万余户约10万人,搬迁矛盾突出。为更好地服务全区大局,监督拆迁工作公开透明,促进全区旧城改造工作平稳快速推进,区人大常委会针对全区拆迁工作量大、任务重、矛盾多的实际,提出实行“阳光拆迁”义务宣传监督员工作制度,为成华区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顺利推进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监督员工作制度,实际上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延伸和抓落实的手段,它具有方式新、形式活、层面广的特点,我们的做法是:
公开聘请 通过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发布聘请公告,经过报名、资格审查、主任会议审定、颁发聘书等环节,择优聘请代表民情民意的市、区人大代表和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及一定拆迁调解工作经历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等为监督员,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推动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开展群众工作,化解拆迁矛盾。
统一组织 监督员由区人大常委会直接聘请,区人大财经(城环)工委负责监督员日常的组织联络、工作安排、管理培训及考评工作。同时制定考评办法,对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及工作考评等做了明确规定,确保监督员工作顺利开展。
定期总结 每个季度定期召开监督员工作会议,分析总结监督员工作,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年底召开监督员工作总结大会,对监督员全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布置新一年工作。
动态管理 为切实提高监督员工作实效,区人大常委会将根据全区工作需要和监督员工作实际,对监督员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聘。
在工作中,监督、沟通、协调是监督员的主要职责。通过监督拆迁工作,宣传拆迁政策,化解拆迁矛盾,从而助推城市建设及旧城改造工作有序有力快速推进,取得了下列成效:
公正监督,实现“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成华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选房分房工作中,监督员们对选房登记、抽签、确认及公示等全过程进行全天候现场监督,亲自见证3000多户住户选房,并接受住户咨询,及时将住户反映的问题、意见及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使住户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或答复,保证了选房分房工作的公开、透明。
实地调研,反映民情民意,加快拆迁工作进度 五冶/攀成钢片区有两栋房屋,很多住户拒不签订搬迁协议,极大地影响了该片区的搬迁改造进度。为此,以李之权、邓树人为代表的几位监督员深入该栋住户家中,倾听住户的想法和意见。经调查发现,大部分住户主要是对房屋面积有异议,要求实测面积。通过多次协商,专业测绘公司在监督员的现场监督下重新对房屋进行了测量,得到大部分住户认可,相继签订了搬迁改造协议。
沟通协调,化解矛盾,促进全区重点项目拆迁工作有序进行 监督员在开展监督工作时,有时会遇到少数住户在毫无法律及政策依据的情况下漫天要价。为此,监督员们一方面监督拆迁部门规范拆迁操作程序,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另辟蹊径,与被拆迁户沟通,化解矛盾,最终使其支持改造,签订搬迁改造协议。
(本文作者为成都市成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