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九寨沟县:建议答复到村寨

时间:2010-04-28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周家奇
  

  “这次县科技局深入田间地头,直接面对代表和群众答复代表提出的建议,是办理方式的一个转变,不仅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对办理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对代表的尊重,更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月12日,九寨沟县科技局一行深入该县马家乡现场答复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一同前往指导的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普对这种办理方式给予充分肯定。
  马家乡是九寨沟县第二大森林保护区,位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白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等知名景区外围。长期以来,由于地处高半山,又是大骨节病区,同时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该乡胜利村、南岸村、瓜地岩村经济发展十分滞后,2008年,三个村人平纯收入仅1900多元。200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三个村被列为大骨节病异地搬迁和灾后重建移民搬迁重点村进行整体搬迁,合并为胜南新村。搬迁后,由于原本脆弱的产业被打破,新的产业尚未形成,当地村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政府补助维持生活。
  如何实现移民新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该乡天麻种植大户、科技带头人、县人大代表唐进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1月,九寨沟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他根据该村实际,提出了《关于胜南新村经济项目开发的建议》。
  3月,县人民政府在建议交办会上,将此建议转交县科技局办理。
  县科技局在接到任务后,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研究落实。
  为保证农民接受研究制定的增收农业科技项目,4月12日,该局领导班子带领科技人员深入胜南新村开展现场调研,面对面和群众进行商量讨论并现场答复代表。
  经过与唐进喜和群众的交流,针对大家提出的在胜南新村开展以天麻、当归等中药村种植的建议和现场调研情况,该县科技局长曹朝生当场作了答复:县科技局将结合两项资金和牧民定居新村建设项目,充分利用胜南新村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优势,今年在该村规划中药村种植基地,开发猪苓2.2亩、大黄12亩、当归11亩,并逐步对该村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增收进程;项目启动后,县科技局将大力开展中药村种植科技培训,定期、不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同时为群众联系销售厂商,切实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种植天麻,三年见效,保守估计每斤20元,按每平方米产量30斤计算,每亩产量将达12000斤。除去成本,每年的收益至少将在20000元以上”。
  听完科技人员的介绍,唐进喜和村民们报以阵阵满意的掌声。
  村民们纷纷表示,搬迁后,政府一直对我们很关心,但是我们不能永远靠国家生活。县科技局的这种办理方式大家很满意,我们有信心种植好猪苓、大黄等中药村。
  唐进喜对县科技局的种植规划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也表示非常满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