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按照“工作上水平,调研要先行”的工作理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参谋水平,为县委科学决策和常委会依法行权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 强化大局意识,精选调研课题。科学选择课题是搞好调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年初,我们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选题,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切实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突出重点。先后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等全县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很多意见和建议得到县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去年,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调研中,提出的整合我县两大工业园区的建议得到县政府采纳,组建了南部经济开发区。二是触及热点。我们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调研课题,先后对规模养殖企业污染、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进行调查研究,推动了我县民生问题的有效改善。特别是《关于城区中小学超大班额现象的调查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促进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三是捕捉亮点。我们把捕捉亮点作为提升调研价值的重要举措,围绕乡镇人大工作亮点开展调研。2008年,我们对东坝镇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进行了调研,将其主要做法转发各乡镇人大学习借鉴,有力推动了我县代表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二、强化精品意识,提升调研质量。企业产品能否占有市场,关键看其质量是否过硬。同样,调研成果能否引起重视就要看调研质量的高低。在工作中,我们严把准备、调查、写作三个环节,切实提升调研质量。一是准备上讲周密。我们重点在制定调研计划和占有资料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在每次调研前都要制订调研方案,明确调研人员、调研时间、调研内容、调研方法等;另一方面,提前将涉及的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印发调研人员学习。二是调查上讲深入。我们注意运用专题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广泛进行调查,力求获得全面、细致、准确的资料。2008年,我们在对城区供水情况的调研中,不但深入到供水企业、用户进行调研,还组织调研人员在网上查询、到周边地区考察学习城市供水方面的先进经验。三是写作上讲技巧。组织调研人员对文章标题、文体结构、说明方式等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安排理论素质高、文字功夫硬的人员进行起草,对起草后的文稿再次进行讨论修改,然后送交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住房公积金管理路在何方》《商业保险为何叫好不叫座》等调研报告先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成果转化。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们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力促调研成果转化。一是服务决策促转化。对形成的调研成果,及时分送县委和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在对石子岭生态植物园区进行调查研究时,提出了“要把石子岭生态植物园建设同打造中国西部桂花城紧密结合起来,在石子岭生态植物园内建立桂花文化园、举办桂花文化节”的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采纳。目前,占地近600亩的桂博园正紧锣密鼓建设中,首届中国西部桂花文化节也将在今年9月举行。二是建立制度促转化。对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调研成果,我们积极向常委会建议,形成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工作制度。去年,我们组织专人对农村长效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建议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长效产业发展的决议》。同时,我们还将调研成果通报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为其审议发言、填写《审议意见卡》的重要依据,从而转化成审议意见,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三是理论研讨促转化。对一些重要的调研成果,我们落实专人撰写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广泛交流。在对乡镇人大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当前乡镇人大工作的问题与思考》的理论文章,被《人民代表报》全文采用。正因为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我县连续多年获得市人大制度研究年会组织奖,连续两年获得个人一等奖。
四、强化保障意识,完善调研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调研工作的保障。在工作中,我们完善三大机制,切实强化调研工作保障。一是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主抓调研工作,在办公室成立了调研股、落实了调研工作专兼职人员,并为调研人员订阅了《秘书工作》《人大研究》《中国人大》等报刊、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调研工作设备。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我们修改了调研宣传奖惩办法,对在中央、省、市刊物上发表的调研文章,按照不同等级给予100至800元不等的奖励;对调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我们优先选送到上级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组织到外地学习考察,在评先评优上给予倾斜,在提拔重用上优先考虑。去年,就有2名调研人员被提拨重用。三是完善调研宣传机制。在《人大工作通讯》、《南部人大网》上开办专栏,全文刊发调研文章;对重要的调研报告,还以常委会党组文件、常委会文件等形式送交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服务决策需要。同时,通过县内媒体跟踪报道、向上级新闻媒体投稿等形式,对调研活动进行宣传,扩大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2008年,在对我县安全工作调研后,政府整治了城南市场存在多年的消防安全隐患。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采写了《人大调研,让群众睡上安稳觉》的新闻稿件,先后被《中国人大网》《四川新闻网》《人民权力报》等媒体采用。近三年来,我县被省以上媒体采用稿件160多条,其中国家级媒体采用23篇,在省、市人大好新闻评选中,12次15人获得等级奖,开创了南部人大宣传工作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