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用真情和责任筑就抗洪大堤——宣汉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积极投身历史罕见“7.18”特大洪灾抢险救灾工作

时间:2010-07-23 来源:宣汉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焦兵
  

  哀民生之多艰,短短几年间,宣汉县接连发生5次特大洪灾,且灾害一次更甚一次。无论是降雨量、持续时间、淹没场镇、受灾人口还是直接经济损失,“7.18”洪灾无疑是历史罕见的,它再次检验着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检验着广大中共产党员的党性,检验着各级人大代表的责任心,更是对123万宣汉人民忍耐力的又一次考验。
  面对历史罕见“7.18”特大洪灾,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同志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
  抢险救灾,人大同志冲锋在前
  接到市、县发布的重要天气消息后,县人大机关立即启动了应急工作预案,由专人24小时值班,机关同志到岗到位,处于临战状态。7月16日18时,全县各地开始普降暴雨;17日,河流水位开始上涨,县城滨河水位不断上升,汛情已经到来;18日凌晨,全县各大河流水位全线上涨,县城滨河路已进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向志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清明到宣汉督查指导抢险救灾。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礼忠,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联德,副主任盛大军等领导深入江口电站、南门口、西门转盘花园等处查看汛情,指导群众的疏散工作。18日下午,县城南街、街心花园、西门转盘花园等近四分之一的城区进水,其水位超过“9.3”“7.8”洪灾水位。江口湖库区水位达332.6米,超控制水位5.6米,创历史最高纪录。
  自汛情发生以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礼忠坚持一线指挥,夜以继日地查看各处险情,召开抗洪救灾紧急会,听取灾情汇报,安排部署阶段工作,指挥着全县的抗洪救灾工作,几天几夜没合眼。7月19日,礼忠书记带着对普光、君塘镇等重灾镇的关注和对受灾群众的牵挂,带队先后紧急赶赴普光和君塘镇洋烈社区重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联德从17日凌晨开始,陪同前来宣汉指导抗洪抢险的市人大副主任熊清明奔走在县城各个险情区,关注着水位的变化,组织指导群众转移撤离。同时,陈联德还不断电话联系各乡镇,关切地询问了解受灾情况。18日下午,在查看完县城汛情,了解完全县受灾的基本情况后,陈联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才突然想起自己年近九旬的母亲正处于洪水围困的下城壕家里。
  18日凌晨6时抗洪救灾紧急会议后,副主任黄义波临危受命,冒雨驱车前往中河流域查看灾情。毛坝是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副主任刘永苹在得到县抗洪救灾指挥部命令后,顾不上与家人说一声就前往毛坝调查了解灾情,道路被淹,她就冒雨徒步前往,指挥救灾工作,同时将灾情第一时间予以上报。
  灾后恢复,人大同志患难与共
  19日清晨,洪水略有消退。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联德,副主任盛大军顾不上休息前往南坝、五宝查看灾情,指导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在听取了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后,陈联德指出,“7.18”特大洪灾历史罕见,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淹没场镇多,受灾人口多,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亿元。南坝、五宝镇党委政府沉着应对,服从指挥,科学制定了应急方案,实现了人民群众安全转移,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值得充分肯定。陈联德要求南坝、五宝镇党委政府一要进一步核查灾情,把情况摸准,及时汇总,如实向上级汇报;二要认真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三要及时研究复产措施,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带领受灾群众努力发展生产,实现小灾之年要增收,保证全面目标任务的实现;四要发扬风格,做到无灾帮有灾、轻灾帮重灾。前河乡镇受灾较轻,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帮助重灾乡镇渡过难关。
  同时,为充分发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抗洪救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发紧急通知,并在宣汉电视台播放,要求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要站在构建和谐宣汉的高度,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主体作用,带头并带领群众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去, 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9日,机关全体同志在副主任李仲永、黄义波的带领下,发扬不怕吃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与社区群众肩并肩奋战在县城王家坝开展清淤工作。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