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资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

时间:2010-07-22 来源: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温庆元
  

  最近,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近年来,资阳市把劳务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创业—服务”战略,切实落实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大力实施劳务培训“民生工程”,积极探索推广送培训下乡模式,实施订单、定向培训,提升了农民工素质;采取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壮大劳务开发企业、积极打造优势劳务品牌、有效促进就近转移、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等措施,扩大了劳务输出规模;通过强化领导服务、信息服务、维权服务、后续服务,逐步建立农民工服务维权保障体系。全市劳务开发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共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5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8.5亿元。全市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占劳动力总数的60.3%,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31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随着各级惠民政策落实和资阳重大建设项目的集中开工,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近两年,全市回乡创业总人数达到6753人,创办企业达到4381个,产值达到15亿元。2009年,樊宏松、陈仁德等7人被评为四川省第七届创业之星,优秀农民工尹春龙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观礼,高级技工谢宗体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和《四川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两次到安岳县采访报道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
  调研组对全市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目前农民工技能依然不高、就业途径仍较单一、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提高进程偏慢、新生代农民工需重点关注等问题,调研组提出了四条建议意见: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二是要创新机制,加大成建制对外输出,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开展专门的劳务洽谈活动,定期不定期举行招聘会,搭建农民工就业平台;三是要进一步整合劳动、司法、工会等部门维权力量,建立农民工维权基金,畅通维权渠道,开展农民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是要加强劳务开发机构建设,着力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劳务开发和农民工综合服务水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