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古朴的农家院落,一面陈旧的板壁墙上挂着一张遗像,一位五十开外的长者满脸慈祥,这位长者名叫程小峰,是平昌县喜神乡原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8月3日,程小峰在喜神乡玉皇村召开洪灾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时,因连续十多天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呕心沥血抗洪灾 真情为民感昭日月
7月17日,巴中市普降暴雨,喜神乡降雨量更是达到了400毫米,山洪暴发,河水陡涨。田地、庄稼大片被毁,道路中断。
“洪灾发生后,我们安排老程负责全乡的灾情核查工作。他成天起早贪黑,冒着酷暑奔忙,最后终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谈及程小峰的逝世,喜神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安奎脸上写满哀伤。
8月3日上午,玉皇村支部书记程天湖刻骨铭心的记忆,程主席来到村里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突然晕倒在会场上,村民们找来了村里的医生,后又将他转送到乡卫生院救治。哪料到他患的是脑溢血,4日凌晨就停止了呼吸。程天湖禁不住痛哭失声,他是玉皇村里成长起来的好干部!
7月17日凌晨1点,暴雨倾盆而下,河水水位陡涨,喜神乡机关干部全体出动,奔赴地势低洼靠近河边的场镇老街,将居民们从睡梦中叫醒,进行紧急转移。程小峰在滂沱大雨中奔来跑去,手提肩扛,帮助居民转移财物,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当晚暴雨冲垮街道房屋19间,农房95间,农田、道路、饮水工程、电站等大量损毁。灾情是喜神乡历史以来最严重的。
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在7月17日至8月3日的18天时间里,程小峰承担全乡查灾核灾任务。谈及随同程小峰查灾核灾的情形,乡民政办李主任说:“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出发了,步行十多公里山路到各村社,冒着酷暑挨家挨户实地查看,磨破嘴皮处理具体事务,很多时候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超负荷劳作,他能不累吗?!”
8月1日下午2点多,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我同他顺河道查看饮水管道损毁情况,又同他爬上后山去看蓄水池,最后又到街道居民家中查看进水管。我见他浑身汗水,脸、手像辣椒般红,突然瘫倒在路边,当时我以为他中暑了,歇歇就会好的。哪知这就是他身体有病的征兆啊!乡广播站干部李栋后悔自己没及时提醒程主席到医院去看病而时常自责。
村民千里奔丧 只为见亲人最后一面
“我好后悔,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回家,却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玉皇村三组村民程小华话语哽咽,泣不成声。“他咋说走就走了呢,我俩可是今年春节就约定好了的,等明年春节回家大家还要好好团聚一下呢!”
程朝和、苟秀琴、程朝国等其他10多位村民听说程小峰去世后,立马从广东、浙江等地赶回来参加他的追悼会。
程小华说,我和程主席是近邻,自己两口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一切都是由程主席打理,他把自己当亲侄儿看待,把我的父母当成亲兄弟、亲姐妹,把我的孩子当成亲孙子尽心照看。我们信任他,给家里面打钱的信用卡都寄存在他那儿,家里用钱都是他去取了带回家给我父母。这些年来,信用卡里的存款从来没出现过差错。村里在外务工民工,也都将信用卡存放在程小峰那里,将家里的老小托付给他。这些年,他们早已把程小峰当成了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可亲可敬的家人来信任、来依赖!
“老程是一个标准的农民干部,他同我们没有距离!”当地村民这样评价程小峰。程小峰出身农村,五岁丧父,过早承担起家庭重担,从艰难困苦中磨炼出来的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吃苦和朴实的草根本色。他从村团支部书记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乡镇科级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等职务。尽管当上了干部,但程小峰从没有脱离过劳动。每年农忙时节,乡里组织干部支农,他总是走在最前面,耕田犁地,栽秧打谷,样样带头;路上碰上背东西的老人,他会主动帮助背一程;每年村里养护公路分段包干,他往往干完自己负责地段的活儿,还会主动帮别人干;前些年,村里拉农电,他天天同村民们一道,将粗重的水泥电杆从山下抬到山上,肩膀被勒出了一道道血痕,最后成了厚厚的茧疤。
从小事做起 默默付出书写真爱
去年8月,村民程本恩家发生火灾,程小峰在第一时间赶到,他立即指挥邻居现场救火,硬是从火口里夺回一间房子,并当场把口袋里仅有的100元钱捐给了程本恩。他的举动也带动了在场村民,大家纷纷解囊,10元、50元、100元……针对程本恩家的具体困难,程小峰不仅到乡里帮助其争取了救济物资,还和村干部一道,在村里挨家逐户募集钱、粮和木料,仅四天时间便筹集1000余元资金、五六百斤粮食和充足的木料。在恢复建房期间,程小峰又送大米到程本恩家给工人做饭,并亲自帮忙背土抬料。他的行动感动了8名工人,房屋修好后,他们没要一分工钱,仅10天时间程本恩便住进了新房。程小峰常常到村民家中走走看看,力所能及帮助解决村民的困难。街道居民吴克富家的房屋被冲毁了,他送上200元;村里修公路,他捐500元;路遇没钱搭车的老人和小孩,他帮助买票乘车。
村里有一条通往乡场镇的小路,荆棘丛生,村民赶集行路很不方便。但近五年来,每年都会有人在灌木生长的季节用镰刀将它们砍掉。很多村民不知道是谁做的好事。听说有人来采访程小峰的事迹,村里一位名叫程颜泽的建筑老板匆匆赶来“解秘”。他说,以前承包建筑工程,为了赶时间,常常早出晚归,他曾看到程小峰在砍割荆棘。程小峰叫他保守这个秘密。如今,程小峰去了,他想让乡亲们知道这件好事也是程小峰做的!
匆匆地走了 但他的精神正在传承
“一个女人在农村艰难地支撑这个家,虽然很辛苦,但是我能理解他的工作。平时他上班,耕田犁地的活他没时间干,我就和别人换工。搞公益要集资,我带头交,村里修路,我第一个上工。因为小峰说过‘当干部家属就得起好带头作用’。”程小峰的妻子王兰英忍住眼泪谈起这些年来家里的一些情况,“我们在一起生活了30年,我没有因为他当官而去贪图享受,在家里供养着两个孩子上学,如今儿子和女儿分别大学和中专毕业了,家里还欠着3万元外债,我会去街上卖鸡鸭蛋来慢慢还上。他走了,我不能丢他的脸!”朴实的话语字字揪心,让人从另一个侧面读懂程小峰——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和风骨!
“小峰同志离我们而去了,就让他安静地离去吧。他的音容笑貌会长留我们心中,他的宅心仁厚、勤劳朴实、敬业风范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的精神永驻我们心间,我们一定化悲痛为力量,以他的精神为动力,做好喜神的各项工作……”在王安奎书记给程小峰的追悼辞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字里行间,流露着当地干群秉承遗志的决心。
逝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程小峰就这样安静地走了,全身心地融进了他曾经为之真情付出的这片土地。虽然,他没能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他却用一生的行动增加了自己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