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小档案演绎履职大故事

时间:2010-09-17 来源:南部县人大办 作者:刘天纯 杜晓明
  

  “3月4日,我参加了镇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会上我提交了关于加快生猪养殖专业村建设的建议;5月13日,我义务为东坝镇红山岭村26户小家禽养殖专业户培训家禽防病技术……”这是近日,笔者在对乡镇人大工作调研时,在县十五届人大代表、东坝镇畜牧兽医站职工梅慧履职档案里所看到的履职日记。
  2007年,为了调动代表积极性,激发履职活力,南部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代表履职档案,全县375名县人大代表人人都有一本梅慧这样的履职档案。翻阅这些履职档案,一串串履职足迹,一个个为民故事,向我们走来……
  路灯亮了,群众的心也亮堂了
  东坝镇禹王路原来没有路灯,给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和人员进出带来诸多不便,居民怨声载道,以此为理由处处和镇上对着干,有个别群众甚至到县里上访。
  在年初镇人代会上,县人大代表,、正街居委会支部书记宋家全提出了《关于尽快安装禹王路路灯的建议》,但由于镇上财力吃紧,镇干部工资几个月都没见着落,眼下根本无力安装路灯。了解这个情况后,宋家全并没就此罢休,几经思索,决定由居委会自行安装路灯。
  居委会自行安装路灯,资金从何而来?当大家都在为他捏着汗时,宋家全已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向在外乡友争取资金3万多元,动员驻镇机关单位捐款1万多元,禹王路沿街群众集资1万多元,5万多元的安装资金很快有了着落。
  现在,禹王路早已消除一到天黑就是漆黑一片的景象,28盏路灯将街道妆扮一新、流光溢彩。在镇上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原先和镇上对着干的几户居民主动将自己违规搭建的雨棚予以拆除。
  公路通了,群众的出行不再难了
  铁边乡宿亭村虽是远近闻名的水果、蚕桑基地村,但由于地处升钟库区,交通十分不便,每到水果成熟和蚕茧收购季节,群众就一筹莫展,县人大代表、该村支部书记何克佳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领衔提交了《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议案》,被大会列为3件议案之一进行重点办理。在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下,县政府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决心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村村通公路,其中50%以上的村水泥路。宿亭村也随即进入全县第一批农村公路改造村行列。
  消息传来,何克佳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但根据规划,除掉上级项目补助资金外,还有高达6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在困难面前,何克佳没有退缩,下南充、上成都,动员在外乡友捐款20多万元;同时发动村民集资捐款,并自己带头捐款5000元。在其带头下,短短一个月时间,仅850多人的宿亭村,群众筹资50多万元。不到半年,全村就修油路1.5公里,泥结碎石路7.7公里,水泥路3.6公里。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乡亲富了,群众对代表更加信任了
  高翠萍,县十五届人大代表,寒坡乡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大户,建有20余亩的甲鱼养殖场,并开办了渔家乐,年收入在20余万元以上。“一个人、一家人富了不算什么,我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去年高翠萍的述职报告里一句朴实的话语。
  4社谢德永,其妻残疾,家贫如洗,高翠萍为其担保贷款1万元,帮助建起了甲鱼池,并无偿提供甲鱼苗500只,并手把手传授技术。现在谢德永年收入近4万多元,逢人就说高代表好。几年来,在高翠萍的带领帮助下,寒坡乡彭家垭村共有23户群众搞起水产养殖,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村上的农田水利工程、村道公路建设、病险水库整治……高翠萍都是第一个带头捐款,当选代表四年来, 高翠萍就先后捐款近5万元。
  现在寒坡乡,一提起高翠萍,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用村民谢德礼的话说“这样的代表,我们信得过,下次我们还选她当代表。”
  “在南部县,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准备将这些代表的事迹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在年终对一部分优秀代表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来激发全县代表的履职意识”,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赵太雄如是介绍。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