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由于工业薄弱,经济缺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为了彻底改变全县经济社会贫困落后的局面,自2003年以来,乐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实施由农业县向工业强县迈进的战略转型时期,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坚持不懈地实施监督,推动了全县工业的快速发展。
确立工业主导地位 搭建工业发展平台
2003年初,工业强县战略列入了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开门办公的第一件大事。乐至工业发展速度缓慢,效益差,问题出在哪里?应该从何处入手抓工业大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加强了调查研究。5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县直有关部门、乡镇及10多个企业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察看企业运行现状,广泛征求发展工业的意见和建议。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根据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制约乐至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工业包括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小、空间有限,分别散建在县城及交通要道周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招商引资环境不宽松,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不力、自然条件差,开发商不愿意在乐至投资 ;财力紧张,需县财政投入的资金到不了位等。主任会议结合县情,就如何扬长避短发展工业问题展开了大讨论。一致认为,走工业强县道路必须要彻底改变过去抓工业的思维定式,把强化工业主导地位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7月11日,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过审议作出了《关于开发东郊、西郊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文庙沟、南塔、仙鹤观小区的决定》。为全面贯彻好县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县长赵涌涛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发建设东郊、西郊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作。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以正式文件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发至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执行。同时出台了《乐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招商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等等。在县政府的精心组织下,乐至工业发展格局迅速形成,当年就吸引了11户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发展区,4户企业当年底开工生产。
2006年,根据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的规模,为做大集中发展区企业总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工业发展的情况报告基础上,作出了《关于乐至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决议》、《关于西部纺织城“八七”工程建设规划的决议》、《关于农副产品加工区建设规划的决议》。县政府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在培育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支柱产业、骨干企业、争创品牌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监督到位多管齐下 促进工业迅猛发展
一个重大决定出台,必须做到决而有行,需要执行机关一丝不苟、精心组织实施,才能凸显效果。另一方面,机力机关必须加强对执行机关的监督,才能确保所决定的重大事项贯彻实施到位。为确保工业强县战略稳步健康发展,按照决定的目标前进,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监督,不断发现新情况,督促解决新问题,保证了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工业发展的情况报告,作出审议意见交县政府整改落实。2005年7月,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工业经济和私营企业发展的情况报告后,针对工业经济的总量不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等问题,会议形成了审议意见。会后,县政府出台了促进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各级各部门为企业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9月,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情况报告,针对引进高税收项目难度大、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建设资金困难等问题,会议要求县政府要进一步抓好工业集中发展区招商引资工作,千方百计做大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总量。县政府对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落实。
在全县工业大发展热潮中,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亲临实地耳闻目睹,了解企业真实、具体情况,同时让县政府及主管部门、企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改进相关工作。2006年,在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县人大代表视察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和企业生产情况。代表们对视察中发现的个别企业治理污染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县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一家不愿投入较大资金治理污染的企业,县政府果断地拒绝其入驻工业集中发展区。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组织执法检查,监督县政府及主管部门严格贯彻实施工业方面的法律法规。2003年9月,县人大常委会就县政府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针对投资环境不宽松,部门支持配合不力等问题,执法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化法制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把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营造良好“舆论、政务、政策、市场、法制”环境进一步落到实处。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严格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项规定办事。县政府十分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整改建议,及时召集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法人座谈会,指出了执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最后都一一落到实处。
注重实效连续监督 工业发展捷报频传
2003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工业发展列入每年监督工作的重点,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工业发展的情况报告或汇报,近8年来从未间断。督促政府解决了许多问题,确保了工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从2003年至今,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工业发展专项工作报告12项,组织人大代表视察3次,开展执法检查2次,组织调查16次。作出决定、决议4项,审议意见、主任会议纪要12项。
近8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和审议意见,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按照打造西部纺织城,建设百亿工业集中发展园区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推进工业大发展,培育了食品、纺织、机电、医药、建材五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乐至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新开发的西郊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由2003年的11户发展到91户。2006年以来,乐至工业集中发展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省特色工业园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推荐特色工业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县、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等称号。在县政府的奋力拼搏下,今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可望达到100户左右,新增亿元企业5户,总数达到32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5亿元。
乐至工业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县人大常委会决心不负人民重托,切实肩负起富民强县的神圣使命,为把乐至建设成为川中工业强县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