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是罗江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结合全县灾后重建任务,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罗江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为推进罗江建设“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的中国幸福家园,作出了应有贡献。
作决议 规划宏伟蓝图
罗江县从2009年8月正式启动编制《中国幸福家园规划》后,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参与,先后10余次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参与规划的编制。并在今年1月的县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幸福家园”建设规划》,并作出决议,动员全县人民为实现“中国幸福家园”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促整治 建设如画环境
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视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情况的报告。要求县政府依托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增添措施处理乡镇污水和垃圾。县政府按照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出如画”建设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主要道路景观建设基本完成,县城和乡镇风貌改造已具规模,罗江县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海宾客。
助三产 推进城乡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代表视察农田水利、农业专合社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了罗江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审议了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通过BT招商实施“三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并要求罗江县政府深入贯彻《土地法》,建设和完善土地基准价格管理体系,严格审查承建单位资质,依法按程序实施BT项目,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当前罗江县两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生产指标增速也保持在高位运行;县人大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罗江县白马关景区概念总体规划的议案》,推动了罗江县白马关国际旅游圈的建设,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得到提升。
抓统筹 建设大同家园
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征地拆迁和人员安置情况的报告。对县人民政府提出了抓好交通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机制、依法做好征地拆迁人员安置、进一步做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等审议意见。随后,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停产场、道路安全设施的改造和维护,有效降低了全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加快了劳动就业工作体制的改造,提高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县人大常委会还充分发挥县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础文化阵地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有效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攀升的精神文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