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委员长对人大监督实效问题作过极其精确和精彩的概括,他指出:“人大监督工作容易搞虚,不容易做实,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从这些年的经验来看,要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很重要的一条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一抓到底。”
成华区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加快生态城区、现代成华建设步伐。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全区已实施了旧城改造项目21个,搬迁改造涉及面广,人数众多。其中,仅东郊惠民工程项目就涉及改造户数1.7万余户约10万人,改造面积80余万平方米。结合全区拆迁工作量大、任务重、矛盾多的实际,成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更好地服务全区大局,监督拆迁工作公开透明,促进全区旧城改造工作平稳快速推进,创造性地提出实行“阳光拆迁”义务宣传监督员工作制度,聘请“阳光拆迁”义务宣传监督员(以下简称监督员)。这项制度的实行不仅是常委会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一项新举措,更是符合成华区区情的迫切需要,受到了社会各方广泛关注和好评。
监督员制度具有方式新 、形式活、层面广的特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公开聘请。通过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发布聘请公告,经过报名、资格审查、主任会议审定、颁发聘书等环节,择优聘请代表民情民意的市、区人大代表和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及一定拆迁调解工作经历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等为监督员,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推动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开展群众工作,化解拆迁矛盾。
统一组织。监督员由区人大常委会直接聘请,区人大财经(城环)工委负责监督员日常的组织联络、工作安排、管理培训及考评工作。同时制定《成华区“阳光拆迁”义务监督员管理考评办法》,对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及工作考评等做了明确规定,确保监督员工作顺利开展。
定期总结。每个季度定期召开监督员工作会议,分析总结监督员工作,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年底召开监督员工作总结大会,对监督员全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布置新一年工作。
动态管理。为切实提高监督员工作实效,区人大常委会将根据全区工作需要和监督员工作实际,对监督员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聘。
监督、沟通、协调是监督员的主要工作职责。通过监督拆迁工作,宣传拆迁政策,化解拆迁矛盾,从而助推城市建设及旧城改造工作有序有力快速推进。这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是:
公正监督,实现“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监督员的公正监督,有效杜绝了过去拆迁中存在的对钉子户“暗补”、“穿帮”以及暗箱操作等不公正不和谐因素。群众对拆迁过程十分满意,不再担心前后拆迁标准不一,实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
实地调研,反映民情民意,加快拆迁工作进度。深入住户摸底调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是监督员常做的事情。监督员们经常深入拆迁现场,对拆迁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实地调研,并认真负责地将调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意见、建议,加快拆迁工作进度。
沟通协调,化解矛盾,促进全区重点项目拆迁工作有序进行。拆迁与被拆迁既对立又统一。为此,监督员自始至终以“中间人”、“裁判员”的身份,站在中间立场开展监督工作。一方面监督拆迁部门规范拆迁程序,依法拆迁、阳光操作,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被拆迁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一方面监督被拆迁人(单位)遵纪守法,维护政策的严肃性。
今后,成华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结合全区旧城改造实际,不断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好四个“完善”,进一步丰富监督员制度的内涵,增强监督实效,使“阳光监督”完全步入“制度轨道”,为全区旧城改造的顺利推进继续发挥监督员的积极作用。
完善监督员参与监督的形式。继续充分发挥监督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最了解不同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中的人民意愿,最能反映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群体民意的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参与机制。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邀请监督员参与到旧城改造中去,通过监督员深入了解情况,客观指出问题,认真分析困难,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办法,进而推动问题及困难的解决,特别是有关民生问题的解决。二是人大在开展有关旧城改造监督工作时,可以邀请监督员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或相关会议,逐步实现由事中、事后监督向事前到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转变。
完善监督员工作的宣传方式。加大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力度,充分发挥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向社会公布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注的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及房屋估价等热点问题,及时全面地通过报刊、互联网等预先向社会公布,让群众及时知晓,共同参与。同时,在监督活动结束后,再次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能够得到充分反映和切实解决,从而减少拆迁中的矛盾和纠纷,加快旧城改造的工作进度。
完善监督员的工作方法。监督员工作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有效破解拆迁难题。监督员一方面要规范履行监督职责,监督旧城改造工作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面对面,采取“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及 “真情感化、帮民解忧”的办法,做到“三主动”,即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主动处理,积极帮助被拆迁户反映、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群众的抵触对抗情绪,从而获得被拆迁户的好感和信任,使其支持旧城改造。
完善监督员的培训学习制度。旧城改造是关乎百姓民生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该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而且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直接相关,需要充分考虑并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培训制度和监督前学习制度,提前学习研究相关法律法规,读懂吃透相关政策,不断提高监督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以确保监督工作依法进行,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情理结合,做到合情、合理,从而实现旧城改造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