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人代会很‘给力’。”2月26日,巴中市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结束,步出会场,代表纷纷这样感叹。
座次:代表理应坐前排
“我坐这里?”2月23日下午3时,张述华代表来到代表团讨论会场座位上时,不禁愣住了。她是个地道的农村代表,座位在前排,她的身后坐着市、区列席会议的许多“大领导”。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谢素莲就坐在会场最后一排,她坦然一笑:“代表是人代会主体,理应坐在前排。”
座次安排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可管窥巴中市人大近年来重视代表主体地位、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努力:在县区人大常委会设立市人大代表联络室;每个联络室安排工作经费5000元,每位代表活动经费增至300元;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重要会议、活动;向代表赠阅报刊、资料;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各工作机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活动。
吸引人眼球的还有会议专门印发的20页的小册子——《市政府系统办理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汇编》,这是市政府就2010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向人代会交账。在报告办理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后,附上了详细的办理情况统计表。
舞台:让代表充分展示
“现在文山会海过多,各种检查评比过滥,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市人大代表邓建国在审查政府工作报告时针对形式主义作了10多分钟的发言,列举了七个方面的形式主义,并提出了建议意见。他的发言得到了参加审议的市委书记的充分肯定,“这是一份好的调查报告,敢说实话。”并指示工作人员当场把发言稿拿过来,“会后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形式主义的问题”。
邓建国曾担任1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对形式主义的弊端有很深切的体会。这次人代会前,他作了长时间的准备,“打算如实反映基层情况,希望有助于改进今后的工作。”
同邓建国一样,代表们把参加人代会作为履职的大舞台,共提出建议130件,议案1件。
代表会后履职情况如何?据统计,2010年,各代表小组共组织各类活动76次,深入开展“三问于民”,反馈意见建议942条。本次人代会上印发了227页的《2010年度市人大代表调研材料汇编》,收编37篇调研文章,全面展示了市人大代表调研成果。“这是对履职好的代表的鼓励,也是对履职不太好的代表的鞭策。”张春蓉代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