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四川省监督法实施办法,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在今年年初安排工作时,首次将专题询问列入常委会议议题。近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乐至县2011年县本级部门综合预算进行了专题询问。
会前:周密准备
为保障这次专题询问实现有效审议和审查,会前,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四川省监督法实施办法的规定,要求县人民政府在会议召开二十日前将部门预算报告送交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征求意见。针对部门预算草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合理性等建议。县政府及县财政局及时采纳,反复修改形成部门预算草案,并将2011年部门预算情况按科目细化成表,于会议召开七日前将多达三百多页的《乐至县2011年县本级部门综合预算(草案)》、《乐至县2011年县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表(草案)》和《乐至县2011年县本级财政基金预算收支表(草案)》送到每位组成人员手中,以便有充足时间审查报告、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
会中:坦诚问答
“对列入预算的重大民生工程,财政部门是如何做好跟踪监督的?”
“为保证预算严肃性,不被随意突破,财政部门有哪些措施?”
“在向企业发放工业发展奖金时,财政部门是如何给政府当好参谋的?”
主持会议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开道宣布专题询问开始后,就有几位常委会委员相继提出询问。
一面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一面是县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及县财政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林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县财政局负责人及三位从事预决算工作的同志人手一大叠资料,目光紧随发言的常委会委员,认真倾听,迅速做着记录,生怕漏掉了重要内容,并对问题一一做坦诚具体的回答,会场气氛活跃热烈。
“我县对预算改革有什么措施?对预算公开有什么打算?县政府如何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常委会副主任袁建明连发三问。
“今年部门预算资金的安排方向更多的向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方面倾斜。我们采取专项资金检查、临时性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对预算监督常抓不懈,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做好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县财政局局长李兴佐回答。
“我也来问一个问题。”回答刚一结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禄春就迫不及待地问:“今年我县财政预算比去年增长了23.1%,但今年发展还贷还有很大压力。请问财政部门如何抓好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减轻财政压力?”
李兴佐的回答简明扼要,张禄春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之后,几位常委会委员先后围绕保证预算严肃性、推动财政体制改革、预算公开等方面提问,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和财政局主要负责人都一一认真作了回答。整个询问始终在民主、轻松、热烈的氛围中进行。“本次专题询问有提问、有追问、有回答、有补充,实现了良好互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春对此次专题询问开展情况表示肯定。
会后:认真总结
人民关注就是人大关注。在这次专题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盯住人民“钱袋子”,关注部门预算的资金依据和用途,提出了加强科学合理编制预算,进一步规范项目统一预留标准,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完善预算监督机制等诸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近两个小时的询问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刘云春在结束时强调:加强部门预算工作,要严格按程序追加支出预算,杜绝巧立名目追加支出预算;要完善部门决算预审工作;要认真研究规范负债程序。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负债问题的调研和规范,加强对政府授权部门成立的投资公司负债和财务的监管,并将有关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刘云春还表示,县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总结本次开展专题询问的经验,完善下一步专题询问工作,努力使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落地生根”、更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