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今年4月,邻水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对全县境内的古树名木开展全面的调查登记、鉴定分析、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并认真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同时,保护古树名木也被纳入邻水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邻水的古树名木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这一切,是邻水县人大认真履职的结果。
据了解,邻水县名木古树资源丰富,仅在该县八耳镇插檐洞村倒须沟峡谷,就有上万株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此外,在邻水境内还有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楠木以及树龄较长的榕树等名木古树。
去年7月,县人大常委会进行《森林法》执法检查时发现,由于保护不力等原因,非法采挖移植古树名木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古树名木,在去年8月召开的常委会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要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尽快启动古树名木保护机制,预算古树名木保护经费,保护好全县的古树名木等审议意见交县人民政府研究处理。邻水县人民政府及时研究落实人大提出的审议意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并把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纳入“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为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人大常委会在今年4月的常委会会议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森林法〉加快全县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县人民政府认真抓好《邻水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健全和完善古树名木建档、挂牌保护长效机制,依法查处侵害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重点保护好现有的红豆杉(树)、桫椤、楠木等古树名木资源。
目前,邻水县古树名木的普查建档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大将对这项工作一督到底,让邻水的古树名木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