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破解资金瓶颈 伟人故里亮点纷呈——广安市广安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权助力发展记
时间:2011-07-07 来源:人民权力报

  广安市广安区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故里,也是商务部、省商务厅定点帮扶贫困区。由于历史原因,资金困难一直是困扰该区发展的瓶颈。2010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把事前调研、事中审议、事后跟踪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破解资金瓶颈,支持了全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去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55.47亿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5亿元,同比增长3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619万元,同比增长30%,区域经济增势强劲,高位求进亮点纷呈。
  决定——为发展担责,广东企业来广安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政府要加大工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投入……”在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联系财经工作的委员吴自立大声疾呼。
  很快,常委会一班人统一了认识,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广安区2009年财政决算和2010年1-8月财政预算执行及部分变更的决议,要求区人民政府把有限的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有了区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区政府果断拨付15199万元用于前锋工业集中区改善基础设施。引得投资5亿元的广东嘉龙机械纺织电子综合项目前来落户,该项目投产后,60%的产品将出口,年可创汇近1亿美元。
  截至去年底,广安区前锋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入驻企业71户。去年67户投产企业年产值达72亿元,同比增长103.2%。
  区政府还积极建立支农资金逐年增长投入机制,年初纳入预算的切块资金达9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7%。争取上级土地治理、扶贫连片开发、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等涉农资金19215万元,改善了农村和农业基础条件。
  调研——为发展把脉,工业强区需“造血”
  “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故里人深深懂得,广安区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充分。
  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去年组织30名人大代表,分成河东、河西两个组,对全区工业发展情况进入了摸底调研,形成了《关于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增强“造血功能”的建议》。该《建议》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信心,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突出项目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以区人大代表、区长李永平为首的区政府一班人,仔细研究了区人大常委会的《建议》,按照“引进大项目、延伸大链条、建设大基地、育强大产业”的思路,整合招商力量,先后在江苏、广东、重庆等地成功举办广安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说明会,成功签约投资33亿元的大西南商贸物流城、投资30亿元的西部牛仔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去年共签约项目128个、亿元项目26个,到位资金78.5亿元。
  同时,该区抓住灾后重建契机,争取渠江干流广安段防洪工程等中央和省上支持项目149个,到位资金4.88亿元;争取慈善会、红十字会等社会支持2354.5万元。城北供水网修复等29个灾后恢复重建应急项目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等86个扩大内需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兰渝铁路等2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达21.9%。
  检查——为发展导航,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良性循环
  机器轰鸣、项目激增,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问题也摆上了区人大常委会的案头。
  接到该区前锋镇群众反映污染的信访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姚余云立即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建议区人民政府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十二五”规划中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广安。
  说干就干。区人大代表、恒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投入巨资研发可持续发展项目,该公司采用中国农科院生物肥料专利技术生产的新型、环保型的缓控释肥与普通的单质肥相比,肥料利用率可以提高30%到40%,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劳动力,产量也提高了。
  在注重引进高科技、低能耗、环保型企业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园区企业的节能环保水平,是前锋工业园区引进企业的重要内容。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生态工业,目前的前锋工业园区成为广安腾飞的强大引擎,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极大地提高了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