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了,我们的工资比以前多了300元。”这是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近日在走访联系代表过程中从担任代表的村、社区干部中听得最多的话。 还在2010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安莉在了解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时,发现了蒋代述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加农村基层干部待遇的建议》。1个月后,杨安莉在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活动周”时,认真听取了市、区、乡镇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和群众对基层干部待遇的看法和意见,所到乡镇代表均提出了同一个意见: 基层干部由于当前工作日益增多,已从以前的有事上班变成现在的全日制上班,节假日也要加班,而所有村、涉农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补贴仅为700元/月,一般干部的固定补贴为600元/月,村(居)民小组组长的误工补贴为150元/月,面对物价上涨、工作量大、待遇较低的现实,挫伤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代表们还提出,近几年来,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拆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等工作异常繁重,为了提高农户参与这些工作的积极性,各村组都不同程度地出台了一些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帮助,这使得村组财力更为紧张,严重影响了正常运转。 调研归来,区人大常委会对此问题高度重视,认为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否,已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实施。杨安莉要求一定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给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后,杨安莉一方面安排区人大常委会代联工委与区政府目督办衔接,让区政府研究解决,一方面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区委领导报告。 此后,区人大常委会又多次进行督办。区政府高度重视,也将此问题及时向区委进行汇报。 2010年8月,区委组织部依据成都市委出台的激励基层干部的八条措施,将村和涉农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固定补贴提高到1000元/月,一般干部的固定补贴提高到900元/月,标准比市上高出100元/月,村(居)民小组组长误工补贴提高到了200元/月,新补贴从2010年9月开始执行,并将1至8月的补发部分一并在9月下发。同时,区政府根据区人大建议,还将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不断增长村组干部的固定补贴标准。 消息传来,村组干部奔走相告。 “多亏了人大代表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关心和支持。”区人大代表、该区域城厢镇绣川河社区主任沈跃清由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