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唱响古城保护接力颂歌
时间:2011-08-08 来源:人民权力报

  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每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突破数十亿元,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荣誉称号。成绩的背后得益于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届届相继的接力保护。
  阆中古城曾一度受到旧城改造风的冲击,一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民居、古院落被拆毁。起初,阆中市人大常委会采取视察和执法检查多种监督手段,竭尽全力保护古城。先后多次听取市政府关于古城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汇报,提出20多条审议意见,制定并通过古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使得古城保护初步走上正轨。
  阆中市人大常委会到丽江、平遥等古城考察后发现,要保护好古城,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为此,他们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几经努力,一部为阆中古城量身订做的法规终于在 2004年7月被省人大通过,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阆中古城保护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有了法规的支撑后,市人大常委会加大跟踪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立即要求市政府严肃处理。2008年3月,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古城重点保护区内的杜家客栈、阆水码头、状元阁等在改扩建中,有的擅自拆除周围的古民居,有的自行加高、加层,有的随意在古民居屋顶搭建平台、铝棚等,把古建筑变成了现代设施。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政府立即叫停破坏古城的违法修建行为,并向市委送交了紧急报告。阆中市委领导即刻批示,责成市政府予以查处。在整治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还定期不定期到现场查看,跟踪督办,先后督促市政府拆除了大批不协调现代建筑;建议政府按照统一规划,有特点地恢复了中天楼、贡院、张飞庙等重点古建筑,对古城内50多条街道实施了风貌整治,打造了古城十大精品院落。目前,正在恢复古城墙、古城门。
  如今,古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千年古城必将焕发无限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