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餐桌保卫战——广元市人大常委会监督食品安全工作纪实
时间:2011-09-06 来源:广元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袁昌军

  “落实‘四长’责任,食品安全职能得到强化;着力‘七加强’,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有力;突出‘七抓’,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秩序明显好转。”市政府报告实事求是。
  “检测结果显示:全市食品安全风险均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表明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市人大调查报告客观公正。
  8月24日,在广元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报告审议顺利通过时,委员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锁定目标 保卫餐桌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广元市人大常委会立即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布置宣传贯彻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李茂森强调,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他指出,食品安全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监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大责无旁贷。市人大常委会安排了《食品安全法》法制讲座,常委会委员共同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把食品安全纳入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多种监督形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形成对食品安全工作监督的全覆盖、常态化的工作局面,力争让全市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维护好广大群众健康权益。近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锁定食品安全不放松,坚持每年有安排,连续三年不间断监督,依法促进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专题调研 掌握实情

  为全面了解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和消费环境的认知和信心指数,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在全市开展了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调查,设计了包括19项内容的问卷调查表,发放2万余份,广泛征求社会意见。通过对这些问卷的统计分析,基本掌握了相关情况。如,对群众对肉类、糖果糕点、酒类、蔬菜、水果、水产品、奶类的的安全评价,不放心的分别占了53%、61%、68%、61%、53%、62%、70%;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满意度为73.3%。随后,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斌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食品药品、质监、卫生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对全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先后听取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情况汇报,共同分析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学校食堂、宾馆、超市、餐饮服务等单位,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原料采购、储存、使用,回收产品处理等情况;对现场发现的过期食品等问题,责成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并进行跟踪回访,借此检查依法行政情况;收集监管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了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建设情况。在调研中,还邀请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认真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建设食品安全技术检测中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供较强的技术保障;继续保持监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可持续性,巩固发展监管成果;对小作坊、前店后厂、流动摊贩等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监管部门要认真研讨,大胆创新,加强管理;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指导、支持力度,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努力提升监管能力。

执法检查 直击问题

  2009年、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对全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边远农村饮食店冷藏、三防等基础设施缺乏,群众的饮食卫生习惯较差,乡镇流动摊贩增多,从业人员变动频繁,生产加工食品条件简陋,食物中毒风险增高,食品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监管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多头执法和监管盲点。检测监测体系不健全,力量分散,检测监测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偏低。食品行业整体水平偏低。在生产企业中,近90%为10人以下小作坊,70%的企业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并且这些小作坊分散、难管、难治。经销农产品和食品的集贸市场、超市、副食店、餐饮店大多缺乏必要的检测设施,行政许可门槛相对较高,行政执法部门对经营单位许可、不予许可处于两难境地。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五小”行业的监管难度大,整治效果差,容易反弹。食品安全目标考评刚性政策不够,个别单位领导和干部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厌战思想等问题。检查组要求通过向上积极反映,争取尽快完善地方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加大对基层食品安全检测监测基础设施的投入,争取并实施市、县两级食品安全检测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网络,尽快改变技术监督手段落后的局面;加强培训,加强指导,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改进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倡导人民群众安全饮食、卫生饮食;整顿规范农村食品市场,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

认真整改 强基固本

  为了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布置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市委书记罗强同志就整治地沟油回流餐桌等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并与市长马华同志亲自检查食品安全工作落实情况。针对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市人民政府完善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牵头单位协调、成员部门负责、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了创建国家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2009年一举创建成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有效地推动了面上的工作。大力开展问题乳粉、地沟油、非法食品添加剂等七项整治工作,迅速出台《广元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试行办法》,在全国首创废弃食用油脂 “八统一”管理经验,基本做到了“地沟油”流向可控。坚决依法淘汰不合格奶牛场及生鲜乳收购站,目前全市已没有零散奶牛场和生鲜乳收购站。质监部门坚持依法监管和促进发展相结合,全市新增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12家,新增食品生产许可证19张。工商部门推行了制式进销货凭证(台账)、食品运输车辆仓储备案管理等制度,卫生部门全面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农业、畜牧、水务等部门开展了源头控制。教育系统实施“四改一加强”工程,599所学校的饮水、食堂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造,全市学校连续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移送司法机关案件8件,有6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至5年,有效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食品市场秩序得到净化。长期监督出成效,保卫餐桌出成果,截止目前,全市尚未发现食品非法添加和添加剂滥用情况,也未发现含塑化剂产品,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连续数年“瘦肉精”、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得到国务院食品安全检查组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