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达州市人大三大转变提升代表献策能力
时间:2011-12-05 来源:四川人大网 作者:冉杰 文/图



 

  达州市人大常委会自2011年8月以来,坚持思想解放先行,开拓创新跟进,积极寻求代表充分履职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市人大代表“我为达州发展献一策”活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激发代表潜能、发挥代表作用、服务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代表法赋予了代表参会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建议批评及监督权等多项权利,代表的履职内容也紧紧围绕这些法定权利一一展开。实践表明,这些履职内容中能最直接、最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是提案权和建议批评权的行使。
  提升代表履职成效的突破口可以放在代表充分行使建议批评权上来考虑,并且代表建议批评权的行使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由代会期间行使向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均衡行使转变”、“由固定性行使向常态化行使转变”、“由短暂性行使向长期性行使转变”。
  基于此认识,达州市在代表充分履职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将促进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检验代表履职成效的最新标准。自“我为达州发展献一策”代表建议活动开展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具有真知灼见的代表建议。这些建议,反映了经济运行的热点、城乡建设的重点、先行先试的难点和民生改善的焦点,符合全市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需要,对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
  面对达州境内近年来特大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损失惨重,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科学用水、治水、减灾显得尤为重要,有代表提出了“成立渠江州河流域联合调度机构”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中,有代表提出了“推动两化互动发展,推动达州加快发展”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两化”互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市政府及时编制了全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优化了发展布局。
  达州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交通秩序较为混乱。对此,有代表提出了“大力加快城市公交营运体制改革”、“整治城乡结合部摩托车非法载客”的建议。目前,达州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城区路、巷、场、站进行了合理规划,对公交营运线路进行了适当调整,新建地下人行通道增多,重点人行天桥走廊建设规划启动,地下停车场、港湾式公交站台等疏堵设施得以兴建,城乡结合部摩托车非法载客得到专项治理和源头防范,城区居民出行日益便捷,交通秩序有望得到规范。
  达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在推进“两化”互动的同时,代表们也将目光聚焦在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特色农业上。有代表提出了“加快达州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有代表提出了“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奋力发展葛根新兴朝阳产业”的建议。
  在“我为达州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共有335名市人大代表参与献策,经筛选有价值的代表建议共计117件,其中涉及工业商贸15件、农业农村23件、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17件、教育科学文化卫生29件、交通运输管理11件、司法及法制建设5件、民生及公共管理服务17件。
  达州市人大确立了以“一个工作指导、两大学习培训、三项视察调研、三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重点,为人大代表充分行使建议批评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畅通的新渠道。目前,有的代表建议已经成功转化为促进达州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