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让“软实力”不“软”
时间:2012-07-11 来源: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作者:段方智 吴习伦

  6月27—28日,广安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实际行动助推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观念悄然转变

  “中央决定去年才出台,我市的规划也还在送审之中,此时听取报告,是不是有点过早?”
  “广安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市,文化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没有多少成绩和经验可谈呀。”
  在审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报告时,有委员这样质疑。
  对此,龙汉洲委员一语中的,“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就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中央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这个议题,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举措。大家在审议中发表的诸多建议意见,反映出市人大常委会、广大人民群众对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的急切心情。这是我们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大动力、最大共识、最大基础。”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不一定要等到工作结束才进行,不一定就是听取成绩和经验。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成效。

客观正视不足

  市政府副市长罗增斌在报告中说,目前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起步。
  但是,正如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侯国永所说:“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还存在思想重视不够,投入资金不足,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
  广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蒋成文也指出,“从高端看,没有像样的文化品牌,没有高层次文化人才,没有高档次文化阵地;从低端看,文化设施不齐,群众基础不牢,民间文化不精。”
  针对存在的问题,康永恒副主任认为,“文化发展和管理要遵循规律,稳步推进,既要锲而不舍,又不能操之过急。”
  的确,广安自建地设市以来,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歌曲《唱起春天的故事》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电台播放,广为流传;《少年邓小平的故事》广播剧荣获全国一等奖,影响深远;诗歌《城里的月光》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天若有情》获文化部“群星奖”;书法作品有60余件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展览……
  文化事业内涵丰富,工程浩大,要推动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持之以恒多方努力。广安资源厚重,人杰地灵,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潜力无限,前景可期,委员们对此深信不疑。

集体智慧汇聚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既是对政府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智慧的一次汇聚。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指出,“市政府要科学研究广安文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和政策,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联姻,突出文化旅游产业这条主线。”
  “要注重统筹协调,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农委副主任委员冯昌安这样建议。
  “要对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把群众真正的需求找准,弘扬先进文化,摒弃落后文化,旗帜鲜明,有所为有所不为。”武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洋华说。
  “要加强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免费对社会开放,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有委员这样建议。
  有委员指出,岳池的曲艺文化、武胜的龙舟文化、华蓥的幺妹文化,地方特色浓郁,群众根基深厚,值得深入挖掘打造。
  有委员指出,广安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故里,精典红色文化不可复制,可以拓展延伸出系列产品。
  分组审议,委员们热情在澎湃,思想在碰撞。几易其稿,汇集集体智慧的审议意见形成,交由市政府研究处理。
  文化,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为让“软实力”不“软”,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倾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