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党委领导是人大工作进步的灵魂——中共巴中市委加强人大工作领导侧记
时间:2012-09-18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王安全 杨琴

  “……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是各级党委提高执政水平,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深信人大一班人,有这个志向,也有这个作为,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更新、更多、更实、更好的工作举措,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是近期,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在前后短短十天内,就全市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希望。这也是三届人大常委会以来,巴中市委重视加强对人大工作领导的一个缩影!
  十天内,书记两次专题研究人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8月31日,中共巴中市委召开了有近两百人参加的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刚亲自参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主题鲜明,规格高,参会面广,探讨问题深入,突出了人大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党委领导是人大工作进步的灵魂,是对各级党委执政能力的综合检验。目前,巴中正处于攻坚破难的关键发展时期,时代呼唤人大工作能在党委领导下担起责任。那么,人大工作如何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中把握新定位,展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李刚在认真听取了各县区党委经验交流后提出,一要切实增强 “三感”,即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从助推巴中加快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使命感,从创新基层民主治理的战略高度,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紧迫感。二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四种工作关系,即处理好党委决策与人大决定、监督和支持、党管干部与人大选举任免干部、代表性与带动性的关系。三要始终坚持做到“三新”,即坚持党的领导,在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有新境界;坚持服务大局,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贡献;坚持以人为本,在联系群众促进和谐上要有新举措;坚持创新创造,在依法履职推动工作上有新活力。
  开门纳谏,丛善如流。时隔十天后,9月11日,李刚书记专程来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座谈。随着全市“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巴中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强劲,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但是,任何发展都是在不断探索、完善和改进中前行地。来自人大干部的一条条工作建议,仿佛市委决策参考的一面面镜子,折射出工作中的得与失,对此,李刚书记颇为感慨地谈到,建议意见折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更体现了人大干部对全市工作的关注,参与,理解,把握,思索,是工作成效的集中展现。他饱含真情地勉励人大干部,要准确把握全市发展形势,自觉服务大局,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开拓进取,超常付出,在机遇与挑战中去落实工作责任,去检验政治态度,去实现人生价值。
  金秋十月,市委书记定调人大工作的发展方向性
  新时期人大工作该如何开展才能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这是民主法制的必然趋势,更是人大工作的方向。
  时光回溯到去年农历金秋十月,在巴中市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刚就明确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敬畏人民、引领人民、造福人民,将人大工作放回到人民中来检评。
  敬畏人民,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重于一切。对人民负责,牢记使命、不辱使命,时刻关心人民,了解人民,倾听人民的心声,充分尊重人民,动员人民,集中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全市改革发展新局面;引领人民,充分激发人民干事创业的活力。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共同的理想、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以时代的先进性来引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党和人民的联系人,真正成为推动巴中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拥护者、宣传者、推动者和引领者;造福人民,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富民、发展惠民和发展为民,坚定“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入推进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开放合作、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坚持发展成果由全市人民共享,不断从物质上、精神上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也就是在这个十月,李书记还向刚刚当选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树立五种意识,即要增强核心、中心、大局、职责、法制五种意识,着力强化自身建设。要求简短,话语精炼,但却字字珠玑,道出了人大工作的要义,使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成为人大工作必须地政治原则和纪律,让人大工作在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助推地方发展大局中去履行职能职责,去推动民主法制进程的步伐。
  如今,时光虽去,但书记代表党委提出的工作定调,让新一届人大努力的方向更明,让人大工作在为群众服务中找准了创新作为的广阔空间。
  十个月,人大业绩验证市委领导的保障正确性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确立了“与党同向、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全体人大工作者主动作为,用心作为,创新作为,至今仅短短十个月时间,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用业绩验证了党委对人大工作领导是坚强的政治保障,是正确地,更是充满无尽生机与活力地。
  督促党委决策的贯彻落实,助推了全市发展进程。一是紧扣党委决策决定重大事项,作出了关于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决议,准确将党委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意图转换为国家意志,转换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二是紧扣全市发展大局行使监督职权,围绕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事项、重点项目开展监督,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等重大发展事项开展专题审议,加大监督力度,及时为全市发展大局把脉问诊,保障发展健康有序推进;三是紧扣群众利益,把握民生难题,促进建设和谐巴中,重点围绕全市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执行,突出投资软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城乡环境治理和十大民生工程等重点,积极协助党委做好协调关系、联系群众、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维护稳定, 及时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的政治局面,真正取信于民。
  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委决策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职的第一切入点,组织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干部,紧扣市委工作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内容涉及民生、民主法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人大工作创新进步,《与党同向、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秦巴扶贫的品牌——巴山新居》、《让人大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人大》、《调查研究应当成为人大履职的第一切入点》、《关于赴粤闽桂等地考察情况的报告》等18个调研报告,得到了上级人大肯定和市委书记亲自签批,成为市委决策参考依据。
  代表走访联系群众,鱼水亲情得以回归。换届以来,全市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常态化,共走访群众10余万人次,反映群众意见4000余条,帮助群众制定发展规划1900多个、落实致富项目3000多个、直接帮扶钱物500余万元,办成实事3000余件。
  自身建设旧貌新颜,履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在完善中提高,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建设为民务实、学习创新、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人大机关,注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加强机关硬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改善了办公条件,恰当处理同各方面的关系,改善了人大工作的外部环境。完善制度管理,推进由常委会监督向代表监督的转变,实现了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创新会议形式,改进会议服务,优化会议程序,严肃会风,精简文风,人大机关服务水平迅速提升,促进了常委会议履职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