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随意丢弃、露天堆码、不及时处理,是不少乡村和场镇的卫生顽疾,严重影响城乡风貌、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群众健康。为根治这一顽疾,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南充市顺庆区人大常委会以推动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为抓手,强化人大监督,力争在3年内实现乡镇垃圾集中压缩、运输、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以还广大群众一方干净美丽的乡土。 2013年1月,南充市顺庆区召开第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会上,王向东等十名代表共同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的议案》,建议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并对农村生活垃圾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清运处理。议案一经提交,即刻得到了广大与会代表的共鸣,也引起了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人代会一结束区人大常委会庚即开展了专题调研,广泛走访调查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的政策基础、经济基础、环境基础以及群众基础等情况,深入了解和问询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明确了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经调查发现,在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早于2011年政府即已着手实施,然而因为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跟不上、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致使项目进度推进缓慢,难以跟进人民群众对居住和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步伐。 为全面提升各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进度、保障建设质量,顺庆区人大常委会于4月26日召开了第十次常委会会议。会议审议了王向东等代表提交的议案,通过了《关于在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决议》。决议进一步明确了在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分年度落实建设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保障有力;加强督查督办,严格质量监督,加快建设进度;建立管护使用制度,确保建成后的中转站科学高效运转,以切实把垃圾中转站项目建成一项“民心工程”、“精品工程”;进一步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倡导垃圾分类入池入桶等良好卫生习惯,共树城乡文明新风。 时隔半年,区人民政府的议案办理情况如何,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进度如何,建好的中转站如何有序运行,带着这些问题,区人大常委会于12月组织了第二次专题调研。调查发现区政府结合《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指导意见》和《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布点方案》,精心规划布局,强力组织实施,已在全区18个乡镇中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处、地埋式垃圾转运站6处、乡镇垃圾转运站4处,其余4处也在加快推进建设,预计于2014年均能建成投入使用。笔者在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芦溪转运站看到,机械设备正有条不紊地将收集自各村、街道的生活垃圾压缩打包,再由密封转运车运至李渡焚烧发电厂集中焚烧处理。这种模式即避免垃圾填埋和道路运输中的二次污染,集中焚烧将生活垃圾转化为电能还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也大大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在抓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区政府还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墙报等多种载体,采取召开院坝会、入户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各乡镇、村社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着力培育群众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和公德意识,引导居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入池入桶,为垃圾中转站建设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2月30日,顺庆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第十五次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了区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汇报。参会人员对汇报进行了认真审议,对已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建议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按照决议要求的时间和进度圆满完成;要求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推动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圾转运车辆上户难等具体问题,会议进行了收集整理,明确了共性问题的解决责任主体和协调单位,并就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悉,会后区政府已将建设任务纳入区2014年项目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管理,对工作不力的相应扣减责任单位目标分值,以确保2014年所有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我们将看到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乡风更加文明和谐的美丽新顺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