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一切,只为群众满意——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14-03-26 来源: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杨琴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长盛不衰的法宝。
  2014年的春天,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如火如荼进行。
  机关70多名党员干部,入农村、进企业、到社区,倾听群众的所需所盼,帮助他们解决最关心的热难点问题;114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到基层、回选区为群众办实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
  机关党员干部:进村社、到企业听民声、解民难
  走进代表、走进村社、走进企业。
  南江县红四乡惠民村是巴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延荣的联系村。3月12日,陈延荣和乡亲们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娃娃上学远不远?”“去年收成如何?”“对我们的工作还有些啥要求”……陈延荣一路走,一路问。
  “农村留守现象突出,土地撂荒严重。”“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很困难。”“村里引进的一些产业很长时间没见效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最真实的现状。
  海螺水泥的员工清楚地记得,陈延荣冒着漫天尘土到建设现场查看工程进度,询问具体困难,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的温暖场景。“要保护好环境,规范建设和生产,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话语让企业铭记在心。
  3月12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长云来到南江县红光乡黑池村。他冒着料峭的春寒,和村民一道,爬上了种满茶树的山坡,了解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同村民拉家常、共同商讨致富增收良策。
  联系代表、联系村、联系企业,巴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用真情与责任绘成了一条基本工作路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常委会领导的示范作用下,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
  通江县大兴乡贾家梁村,刘显秀的新居楼梯没有护栏,存在安全隐患。3月18日,市人大财经工委的党员干部自掏腰包,为她装上了防护栏。这位年过花甲、耳聋的留守老人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万千感慨化作了满眼热泪。
  “这里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样的养老院必须要多建。”如果不是在敬老院亲耳所闻,机关党员干部就不会知道农村五保老人对集中供养有着多么强烈的期盼。
  ……
  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机关党员干部走进农家小院、走进建设现场、走进工厂车间。他们把群众的需求记在心间,把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的承诺化作了闪光的行动。短短一个月,共为60000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个,搜集整理了群众的建议意见8类52条。
  各级人大代表:到基层、回选区做好事、办实事
  到选区去、到基层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3月6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向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发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倡议,号召人大代表到基层、回选区走访群众。
  入夜,在通江县杨柏乡仙人嵌村余定良家中,电灯泛着微红的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村里,这是不是普遍现象?”市人大代表刘显卫整夜未眠,挨家挨户查看情况。第二天,解决该村供电不足的问题被提上了工作的议事日程。
  3月15日傍晚,南江县沙河镇五郎村热闹非凡,刚从北京参会归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汪其德顾不上休息,便和村民一起分享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他高兴地告诉大家:“大会期间,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我把修路难的问题反映给省里领导和相关部门了。”
  对于恩阳镇柏林村村民来说,这些日子非同寻常。《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他们以前一知半解的法律,几天时间,就了然于胸。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区人大代表王娟带着法律读本,进村入户向村民宣讲,并把一些适用的条款结合案例进行详细解读。
  3月17日,巴中市人大代表张雪莲的到来让南江县长赤镇红顶社区4名孤贫儿童笑靥如花,接过张妈妈送来的学习用具,孩子们亲热地把她团团围住。“靠一时的救助解决不了长远问题,必须把孤贫儿童问题当成课题来调研。”望着孩子天真的笑脸,张雪莲表情凝重,认真思考着下一步工作。
  ……
  这个春天,敬畏群众、引领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要求,升华为一种信仰,一种情感。
  “现在这些人大代表务实多了。”“意见有人听,困难有人帮。”“人大代表能真正代表人民了。”越来越多的生动事例让群众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崭新气象。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3000多各级人大代表到基层、回选区,帮助群众办实事1000多件,惠及群众多达40000人。
  “做群众喜欢的人,办群众最需要办的事,一切,只为群众满意。”握着铿锵的誓言,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他们,步履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