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数字城市科技环保 城乡容貌再上台阶——2011年四川省环保世纪行绵阳站纪实
时间:2011-11-22 来源:四川人大网 作者:冉杰 文/图



 

  11月15日,四川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走进绵阳,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景色宜人,曲径通幽;一条条街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满眼的绿让人心旷神怡;一座座广场上歌声悠扬,居民舞步翩翩,闲暇的生活彰显时代的变迁;这是一座生机盎然的绿色宜居模范城市。
  在这里,绿色健康是一切的前提,人们享受着这座城市优美的环境,喝着干净水,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放心食品,过着健康幸福的生活。在这里,舒适而便捷,有着一份独有的祥和、从容与清静,正好符合一切悠扬松驰的惬意,也能满足放达自在的诗人情怀。
  两天来,采访团一行深入到绵阳城南新区、大西门社区市场、临园干道、龙门镇中脊村、江油市青莲镇等地实地参观采访。
 

LED:一道科技的风景


  采访组一来到绵阳市,沿街的LED广告牌就深深的吸引了记者。色彩缤纷的LED屏上滚动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各种内容。
  据了解,绵阳市充分利用管理的各类广告牌(位)、电子显示屏等,开展了声势浩大、覆盖广泛的宣传活动,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内环境治理和文明创建宣传标语“举目可见”。截止目前,重要路段建设LED信息显示屏48块,滚动显示城乡环境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标语200余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绵阳市又投资380万元,建设大型LED屏16块,小型LED屏29块。形成了户外到户内,从文字到短片、从图片到画面的立体交叉、内容多样的社会企业参与宣传的态势。一是对楼宇内公共空间的充分覆盖,利用新分众传媒覆盖全市600余处楼宇电梯、400余处公用卫生间多媒体显示屏在楼内公共空间进行宣传;二是对户外大型多媒体介质的利用,在收费站、百货大楼、公园广场的大型LED彩色显示屏以及城区145座改造后的多媒体公交站台播放宣传短片,三是黄金广告牌位的利用,重要道口户外广告牌宣传公益广告和横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绵阳市建成的153块LED电子显示屏,全天候滚动播出警示标语、治理内容,既确保了环境治理的入脑入心又整治了城市的风,成为了一道风景。
 

生态细胞:让城乡环境更靓丽


  开展生态细胞创建活动是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把生态细胞创建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一批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生态环境有一定基础的乡镇、村级、家园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小区、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培育生态细胞工程,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至下而上全面开展。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21个,市级生态村180个;省级生态小区21个,市级生态小区7个;生态家园8454户。
  绵阳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要就是抓水源安全。从2006年至今,绵阳市完成了对县城以上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定工作,全面取缔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完成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排污企业综合整治,开展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水源保护区标识、标牌逐步设立,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从2006年的59.3%提高到2010年的97.7%并持续提升,切实保障了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
  绵阳市大力实施生态绿道建设,积极培养生态村、生态家园、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等生态细胞,提高城镇建城区和村庄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
 

环境治理:改善民生重要内容


  采访组来到大西门社区农贸市场,顿时被市场整齐洁净、分类有序、明码实价、秩序进然的印象深深折服。市场内蔬菜、肉食、水产区等分格成区,货架、货柜摆放整齐,洁净的地砖俨然卧室的地板。市场外自行车摆放有序,没有一丝其它农贸市场的喧闹,更没有童叟皆欺、短斤少两的现象,这彰显了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丰硕成果和市民和谐的景象。
  绵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四注重、四提升”和“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融合川北地域特色、蜀汉文化特色和藏羌民族特色,以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外观打造为“点”,以特色街区为“线”,以环绵安北、绵三、绵梓、绵盐、绵江平等重要交通干线为“画”以点连线,以线接面整体铺开风貌塑造工作。绵阳城区围绕山、水、林、文、城“五位一体”思路,进一步规范广告店招设置和建筑立面色彩风格,统一完善公共座椅、道路指示标牌及门牌,打造城市亮化工程,结合历史古迹保护实施小街小巷综合改造,进一步突显城市文化品位。
  同时,绵阳市注重垃圾收运处理,乡村环境全面改善。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把提升城乡垃圾收运处理水平作为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的重要突破,作为切实改善乡村环境面貌的重要举措,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队伍,加快建立完善环卫收运体系、清扫保洁队伍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从收集、处理、分类、利用四大环节入手在,大力提升全市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基本实现了城乡垃圾收集“定点化”、保洁“专人化”、转运“机械化”、处理“无害化”。
  三年来,绵阳市共新建垃圾处理场(点)365个,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957吨/日,硬化通村道路1000多公里,美化庭院45万户,切实解决了垃圾乱扔、道路不通、排水不畅、卫生状况差问题。 截至目前,绵阳市各县按照户、村、镇、县四个层级,在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修建规范化垃圾手机店8000多个,在行政村和灾后农村集中安置点、主要县乡道路及城乡结合部,集中修建标准化垃圾转运设施2000多座,建成生活垃圾中心填埋场7座,小型集中填埋场38个,投入1.8亿元,配置各类环卫清运车辆638辆,组建了场镇和乡村清扫保洁队伍1500多支,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设置80余个。
  近三年来,绵阳市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优化环境、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道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水平得到跨越提升,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群众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全面加强。
  此次采访组组委会副主任钟勤建在观后评价:“绵阳各县市区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绵阳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保证环境质量的保持,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