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746个,竣工610个,完成灾后重建投资220亿元,6.8万户农房重建春节前全面完成。”1月26日,在成都代表团联组审议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彭州市委书记门生汇报了灾后重建一年多来彭州取得的可喜成绩。
门生表示,彭州把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相结合,探索形成了8条经验。
一是农房重建“四性规划经验”。彭州按照产业支撑的发展性、建筑风貌的多样性、周边环境的相融性和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共享性这“四性”规划原则建设成“彭州民居”。
二是群众自主选择建房模式的经验。门生说,彭州根据统规自建、原址重建、开发性重建等五种模式,让群众自愿选择,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建房多渠道融资经验。通过多种途径筹集重建资金,特别是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产权担保贷款政策,以市场手段盘活资源融资。
四是农村建设的系统管理经验。“为保证群众满意和建设质量,459个农房重建点同步开工。”这样,在实践中,形成了加快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解决群众远虑的服务。
五是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的经验。通过开展“走进彭州民居、走进灾区干部、走进灾区群众”为主题的精神家园建设活动,形成了干部群众“艰苦奉献”、“有爱感恩”的重建精神。
六是应急状态下的群众工作经验。彭州探索了有效的基层工作方法和村级治理新机制,通过村民议事会民主议事、决策,妥善处理群众涉灾诉求。
七是灾区产业恢复提升经验。门生强调,在重建中提升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中集约发展,着眼节能环保劳动密集性产业,促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八是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和物资监督管理。“通过一套体系完整的监督制度,为灾后‘阳光重建’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