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
专题导航
  • 扩大内需 12年来首打“头阵”
    时间:2011-01-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列为今年我省工作安排首位
      昨日提交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省将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的八项工作任务中,“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被列为今年工作安排的首位。
      专家指出,从目前查阅的1999年至2010年的我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这还是首次。
      点击1
      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创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政府支出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的补贴,增强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信心。
      点击2
      继续实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培育汽车、住房、教育、文化娱乐、旅游、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全面完成“村村农家店”建设,强化城市便民服务功能。
      点击3
      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深入实施“网购网销”工程。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迫在眉睫
      最终消费率下降 四川经济结构要转型
      在迎战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而在昨日提交省人代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促内需、调结构”的定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大内需作为政府工作首要重点,符合当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方向,也符合四川经济结构调整自身的需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陈武元表示,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到了该消费领跑的时候,“在四川整体经济平稳向好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抓住机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全国最终商品消费率(最终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连续5年下跌,从当初的52%跌至目前的47%,而我省的数据和全国差别不大。”作为本次“两会”的列席人员、省商务厅副厅长贾壮苗表示,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省扩大内需已是迫在眉睫。
      西南交大教授戴宾则对扩大内需算了这样一笔账,川渝两地共有约1.1亿人,这个人口总量放入全世界的国家,如果按国家人口排序,这个人数可以在全球100余个国家中排到第11位,在欧洲国家进入前3位。这个数据,彰显了川渝两地自身庞大的消费需求。“我们自身有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如果我们这个市场启动起来,真的占领,完全能够支撑四川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
      现状分析
      政策作用递减工人收入较低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政府一方面将增加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和农民的补贴,另一方面将继续实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国家在消费领域政策刺激作用已经出现递减情况。”在陈武元看来,尽管“十一五”期间,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政策给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刺激,但今年政策延续所带来的刺激作用已经不及2010年。
      对陈武元的担忧,作为该项政策执行部门负责人的贾壮苗也表示赞同,“扩大内需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刺激的层面上”。
      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小刚还指出,由于目前整个四川经济实力还不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整个需求比较起来,层次还是要低一些,“这些都是我们扩大内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学家林凌也认为,目前,四川的工人、农民工工资和收入,比全国其他地方的要低。如何提高他们的收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因为提高工人、农民工工资,也就是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了商品成本,但商品卖不起价钱,利润又会减少。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非常值得考虑。全国也都面临这个问题”。
      专家建议
      解决医教之忧让大家敢花钱
      扩大消费,对于老百姓来说无非是两件事,一是要有钱花,二是要敢花钱。”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陈武元
      针对“十二五”我省应该如何促进内需的话题,陈武元明确指出,扩大内需开始需要回归到源头,既然收入水平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政府只有思考如何增加百姓收入、如何让百姓敢于消费,才能让消费领跑全省经济。
      陈武元指出,一方面,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地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阶层行列,例如通过政府财政向低收入人群补贴,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个人所得税改革也将对改善收支不均起到积极作用。”“对于老百姓来说,有钱花并不代表敢花钱,如何降低人民的生活负担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陈武元指出,由于“看病难”、“读书贵”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也希望政府能在关系民生的医药、医疗、教育等方面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燕庆 肖莹佩
      延伸>>>
      扩大内需如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物价,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十二五”开局之年,省政府提出扩大内需,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那么如何保持?
      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小刚表示,现在物价的确处在一个上升阶段。
      比如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价格却上涨得比较厉害,据报道,去年11月,同比上涨超过10%。
      他说,但是物价调控是国家调控的重要方面,中央肯定会采取必要措施。各个省也可以跟国家配合的前提下,做很多工作。就目前而言,尤其是从节能减排、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是一个大趋势。“这是今年要控制物价的一个主要因素。”王小刚说,除此外,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对低收入群体要采取多种方式来保,“物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必须要保”。
      如何保?保什么?王小刚说,方式不一定直接,比如增加低保的标准、增加最低收入标准、给予价格补贴、动用价格调节基金等等。要通过种种措施,确保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大致不受影响,或基本不受影响。
      “两会”声音
      人大代表罗懋康
      促进内需并未一朝一夕的事情。结合我省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短期可以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带动收入增加,间接促进内需的方式,这也是我省当前最为现实的促进内需方法。
      人大代表叶峻岭
      金融危机的爆发,突然间让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哑火。可以预见的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出口短期难以回暖已成大概率事件。加之4万亿元的投资,各地已经新上马不少项目。所以,无论从调节居民收支的角度,还是经济新增长点来看,促进内需都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
      省政协常委刘建明
      要做到扩大内需,就要研究怎么能让内需被实现。要想办法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特别是后者,只有他们的收入增加,才有可能使扩大内需成为现实。这些都是非常系统的工程,所以,扩大内需摆在重要工作首位,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十一五”投资额比“十五”增长571%
    下一篇:继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