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大王”再出“新点子”。昨日上午,来自广元的省人大代表翟峰领衔提出的10件议案,已被送抵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这也是首批送抵大会的议案。其中,翟峰等13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制定的议案》,与当下的热点话题——校车安全问题紧密结合,并给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由于每年都要在省人代会上提出大量议案和建议,且所涉及问题贴近民生、关注度高,翟峰被媒体送了一个“议案大王”的美称。在这份关于校车安全的议案中,翟峰等代表认为,目前国务院已及时出台《校车安全条例》,我省也应制定结合本省实际的具体实施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法规应该怎样制定,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四川省校车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应明确规定,校车的责任主体应是教育部门,并由教育部门牵头管理校车。此外,专门用于运载学生的车辆应喷涂统一标志,车辆和驾驶员应符合相应标准。
配备专门校车产生的费用怎样解决?翟峰等代表表示,全省各地的校车应由各地政府统一购买,运行路线则由当地公安、教育部门和运输公司协定,采取招标方式将运营权交给运输公司,政府予以财政补贴。
而整份议案最为人关注之处,则是议案中提出的“校车专用驾照”和“校车准运证”制度。翟峰等代表建议,每个黄金周之前,各地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车安全大排查,对校车运行状况、驾驶员资格及安全行车状态要进行专项排查整治。此外,制定《四川省校车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还应明确规定,要把全省中小学专用校车作为客运特种车辆来管理,并统一悬挂校车标牌,实行“校车专用驾照”制度。驾驶人应有客运类车辆三年以上驾龄方可参加“校车专用驾照”考试,经过考试取得“校车专用驾照”,方可驾驶校车。
另一方面,翟峰等代表还建议,全省应该实行统一的“校车准运证”制度,对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专用校车由各地运管部门核发“校车准运证”,“校车准运证”上要注明驾驶人姓名,做到一车一驾驶人。校车无论新旧一律实行年检制,并坚持“三必检”制度:驾驶员资格必检、车辆安全性能必检、校方管理措施必检。成都晚报记者胡锦枫
延伸阅读:
校车安全首进政府工作报告
省级财政重点保障“九件大事” 教育优先发展居首
校车安全不仅是个“交通安全”问题,各地应在校点布局上更为慎重,减少学生上学途中的运送成本和时间成本。——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
城市规划应该与教育协调发展,新建小区都应该首先把学校的配置纳入规划。
———内江师范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海涛
根据国家要求,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当年GDP的比例要达到4%。在2012年预算草案及其报告中,民生依然将是省政府的重点支出领域。在攸关民生保障和“两化”互动的“九件大事”中,教育优先发展居首,仅公共财政预算方面就安排近700亿元经费,以达到“4%”的要求。其中,校车安全今年首次被写进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应出台措施
统一解决校车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发现问题迅速限期整改,彻底消除隐患,确保孩子安全。”2011年,频繁出现的校车安全事故让“校车安全”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首次被写进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其重要性。
“成都有必要先出台一些措施,如先统一解决校车。”省政协委员、新都一中特级教师唐顺发建议,省内可先由经济条件较好的成都市带头率先解决校车问题。对于《校车安全条例》(草案)中提出“校车享受公交特权”的规定,唐顺发认为,可把校车作为特种车辆管理,在某些离学校近的禁行路段,让校车享有优先通行权。“让校车走公交道,包括在高峰期,不会造成公交路线满负荷的负担。”
明确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4%以上
今年安排近700亿资金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12年财政需要集中支持的“九件大事”,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排在第一位,并明确提出全省地方属学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以上。
预算报告显示,仅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方面,2012年就将安排16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九件大事”。其中教育专项资金40亿元,30亿元用于提高高等学校院校和职业学校生均经费、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标政策、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等教育新增支出,10亿元用于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
而在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中,教育支出将达到107.36亿元,增长24.65亿元,增长29.8%,高于省级公共财政经常性收入12.4%的增幅。再放大到全省财力层面,2012年3866.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不含中央预通知转移支付补助),教育经费为696.45亿元,增长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