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沟油”事件频频于近几年被媒体曝光后,网友们调侃地将“地沟油”划入三大“油企”。如何杜绝地沟油进入餐厅,让群众可以放心进餐馆,昨日,省人大代表王翠花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加快制定《地沟油回收管理条例》,提出实现地沟油可追溯制度,并确定地沟油运往车辆的专用标志,使广大群众共同监督,让地沟油无处藏身。
杜绝 建立可追溯制度
昨日,省人大代表、南充市高坪区副区长王翠花说,近年来,地沟油进入餐厅的事件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其恶劣影响已经到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
王翠花表示,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出台了《关于严防地沟油进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两份文件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序上有效控制了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王翠花说,但我省地沟油回收、加工利用及监督环节还存在不规范问题。“没有建立地沟油回收、加工、运输,销售的可追溯制度,这给无孔不入的地沟油进入餐馆提供了空间。”
她建议,应建立地沟油可追溯制度,地沟油的产生、收运及处置,都需要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地沟油回收单位、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
监督 运送车辆喷专用标志
针对地沟油车辆身份“神秘”,让市民无法辨识其回收用途这一方面,王翠花认为,对于地沟油的回收应有专门的、印有标志的车辆进行有序统一回收,“那些深夜穿梭在餐馆里一桶桶回收废弃油,在城市下水道里淘取地沟油然后运往效外的车辆没有明显标志,人们无法进行有效辨识,这也让地沟油流向餐厅难以控制。”
王翠花认为,我省应对有资格回收地沟油的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将允许运送地沟油的车辆喷上特有标志,“就像环卫车一样,喷上环卫标志并进行统一编号。”她补充说,相关部门应加大力量宣传监督电话,如果市民发现有“身份”可疑车辆运送地沟油,可以拔打监督电话。
王翠花建议,地沟油非法进入餐厅是一件低成本、高回报的事情,我省目前缺乏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支撑,“应该加大惩处力度,针对那些影响恶劣的,已经触及刑事的应给予刑事起诉。”同时,她也在议案中提出地沟油的管理和监督还存在职责不明,责任不清、“这个孩子没人管”的现象,应确定监督主体,落实责任主体,建立责任追究制。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